中西摄影文化在交流中变异融合
赵硅 刊发时间:2010-05-10 13:18:38 来源: [字体: ]

今年是摄影术诞生170,它历经了一个半多世纪的普及和应用已成为人类共同财富。摄影术从“银盐成像”到“数字成像”不知有多少人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这其中有“术”的进步,亦有“艺”的衍进,从而致使摄影逐渐步入艺术行列。摄影在发展与变革中与时俱进,我们从摄影史的衍替中不难看出,每一次摄影术的进步都会为摄影艺术的递进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伴随着数码成像技术的扩展,带动了全球的网络展示空间,我们面对世界摄影潮流的变革,现将“本土文化”的镜头伸向异域去探视、求异、选优、融创,从而寻求新的世界语言,将“本土世界化”和“世界本土化”互动起来。我们希望能在汲取外来摄影文化滋润的同时,在民族特性和世界通性之间坚定地开拓自己的道路。

移植与变异

东西方艺术的分野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由于各国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国异同的文化源。虽然这种异质的文化交流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停息,可是摄影术从国外移植于国内也只不过是近百年的事。在闭关锁国的旧中国对于摄影这个舶来品,国人是被动接受的,曾记否?19世纪中,西方列强以炮火打开了中国通商口岸,摄影术伴随着外国随军摄影师、商人、传教士从异域传到中国。如英法联军摄影师贝亚托就拍了不少在华活动照片。随之而来的通商,这种照相术也被移植在沿海,首先在广洲、上海也相继开了照相馆。被国人视为“奇技淫巧”的海国照影难以接受,保守的国人误为“妖术”,是要收魂摄魄的,故而,只站在远处观望,不敢近前即使拍照也只是拍全身照,拍半身照那被认为是“拦腰折”。且因价格昂贵,一般百姓难以问津。

时代进入了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上层知识分子中以科学的目光审视并接受了它,可是他们之中仍有一些人对摄影也颇存微词,北大文学教授刘半农在《光社年鉴首集序》中写道,语言文学家钱玄同说:“凡学摄影者必是低能儿。”半农问曰:“为什么”钱玄同说:“摄影太容易了,无论何人五分钟之内保可学会。”他们认为照相机能留影那是科学的功劳,它与艺术无缘。诚然,这种偏极的看法,也随着时间推移,也渐被国人所否决,必竟在“移植”中还有一个服“水土”的过程。

摄影“移植”于“本土”,通过一个过程的“培育”,在诸多摄影先贤的实践、探索中“成就了中国民族特异的色彩”。(北平光社创始人陈万里语)刘半农在《北平光社年鉴第二集》序文曰:我以为照相这东西,无论别人尊之为艺术也好,卑为狗屁也好,我们既在玩着,总不该忘记一个我,更不该忘记了我们是中国人……必须能把我们自己的个性,能把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情趣与韵调,藉著镜箱充分的表达出来使我们的作品,与世界别国人的作品之外另成一种气息。我们在移植过程中,要格外注重这种变异中的创造。颇具影响的郎静山摹拟中国画的形式与意境,探索出来具有中国文化风格的“集锦摄影”作品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摄影艺术流派。在我国传统美学的引导下,形成变异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意境创造观”伴随着摄影创作同步而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意境创造作品,它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个性化特点,在世界图像语言中占有一席之地。

事物在变异中前进,就像电影《神鞭》结尾时留给观众那句警世后人的话语:辫子剪了,“神”留着,有了它,无论什么洋玩意儿到了咱们手里都能玩得转。我们对于异域文化也应本着在坚守本民族优秀文化基础上去吸收外来营养,去寻求远亲繁殖的自觉变异,这样有望越变越优秀。

坚守与冲动

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国人渴望打开国门看世界。

到了80年代则积极注重引进新技术。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反差,造成了中国文化在文化心理上与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心理落差。与广大摄影人相关联的是国外先进摄影器材的引入登场,以及西方摄影名家的摄影作品在中国的展出、介绍,以及摄影书籍与画册的引进。形成了西风东来的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摄影界的门窗打开了,吹进了一股清新的气息。没有思想准备的中国摄影人显得茫然,莫衷一是,在各自的岗位上也跃跃欲试:一些人出于对国外摄影的好奇表现出非理性的冲动,追逐时风,为国外的东西都是精典,尽可全盘吸收;也有一部人“故土”难离,竭力维护我之传统,他们固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祖训,坚守本土文化;与此相反,还有一部分人并不随波逐流,也不见异思迁,而是以审视的目光,探求的精神,在异域寻求可圈可点的东西,以融入我之文化本体中,以开放的心态“学贯东西”。他们没有“隔岸远眺”,而是“下马观花”不是像蜻蜓点水那样四处游飞,而是塌下心来,深入异域文化之中,了解物态情状。在相互沟通中建立新的话语,再与中国文化精神整合在一起。进行识别、采纳并将人文观照浇注于异艺术摄影实践。用宽容的心态,企望在跨国文化对话中实现话语的自主。在国际摄影平台上努力寻求新的变异。在不断借鉴与场弃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壮大自我。因此,“保守、“激进”、对于我们汲取外来文化是十分不利的,我们应在研究梳理的基础上以平和宽容的心态接受异域文化,在互融、互渗中使我们的时代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世界地位的提高,文化交流又开始改变单向“东来”的趋势,出现“西去”势头,有不少学者学成归来,以更为广阔的视野来平视异域文化,在双向互流中。使双方日渐进入良性互动的文化交融氛围。

2007年陕西艺术摄影学会,一行23人应西欧摄影学会之邀,带着52幅摄影作品,去法国观摩展出,当法国摄影大师马克·吕布翻阅这些作品时,我才感到摄影是没有国门的。原来摄影语言成为我们对话的翻译,把我们不同语言的人联在一起了。马克·吕布曾先后20多次来中国摄影访问,可算得上一个中国通,面对一张张作品,他都以赞美的目光不时伸出大拇指连连称道:“OKOK!”我们也不时地提出各种问题,他都一一回答。大家涉及最多的还是中西摄影文化以及摄影流派等话题,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末了,马克·吕布告诫大家,你们不要受国际上的某些潮流与风格的影响,它会束缚你的手脚,要在坚守中专注地做你应该做的事,只要用心去做,做深了,做好了,也会被别人认可。大师的话,点亮了我们心中的明灯,冲动是魔鬼,坚守为正着。艺术是惟一的世界语言。用摄影艺术架起了我们心中的桥梁,在沟通中走近了,相融了。

沟通与融合

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这种差异性只有通过交流沟通才有可能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重构而呈现出艺术多元格局。爱尔兰剧作家肖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倘若我们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摄影文化,首先要打破地域封闭,走出去请进来,去跟人家交换观念、思想文化。树立求新、求异的科学精神,明辨西方文化的文化结晶,并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表层,要做深层次的研究、会通、选优、整合。方能学贯中西、自成一格。“西来”的布勒松,马克·吕布在中国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纪实之作,这些中国纪实和新闻摄影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们将镜头伸向中国,渴求中华文化,是广大中国摄影人学习比照的楷模。通过中西双方摄影人的不懈努力,双方都会得到一种全新的文化观念,用异样的目光看事物,那未所拍得的作品,面目也必然有所改观。

当然,文化交流沟通也有深浅之别,如果是一般沟通,也只能是“物理”性的结合,要想成为“化学”的融合还须长期地深入其中,触及异域文化内核,方能得到正果。旅德摄影家王小慧,在德国学习、工作十五年,深受欧洲现代艺术的影响,构建了一种特殊的中西合璧美学观,她选择以花卉为题,不是从传统写实手法出发,而是从构成花的本质线条、色彩、肌理中去寻找潜藏在花中的生命律动,将花的灵性与作者的心灵物化成想象的心像,它用看花不是花的形象诠释着全新的意象觉。当然,她的这种审美创造,除了对德国文化认识上的情感变化,还来自一个女性敏锐的理性直觉。难怪德国评论家柏林亚太艺术节主席赞许道:“德国和中国的王小慧,与众不同地用她的摄影艺术,将这两个国家的美学观念表达出来了,更加诗意的表达几乎不可能。”故此,她的这种寻根索源的沟通,方能达到“化学式”的融合。

美籍华人李元教授中西俱佳,多年致力于风光摄影,拍得摄影作品中国人喜欢,美国人也喜欢。1983年,李元教授来西安交大做“风光摄影”讲座,笔者时为陕西高校摄影学会秘书长,接待了他,并讨教了有关美国摄影的一些观念,时过22年,我们在丽水召开的“中国国际艺术摄影高级论坛”上又相逢了,他的展览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感动和惊喜。谈话中,他依然将“风光摄影”研究作为他今生的追逐不尽的课题,他深有体会地说:“没有传统,我们就失去了自己,无法为我们的创新带来衡量的尺度。但是对传统的熟悉却也可能使它成为一个包袱,如果我们对它过分依赖,它就有可能成为自己创作上的枷锁。”

 

回望与展望

中外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西汉时,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不仅开通了东西方贸易之路,也开通了中外文化交流之路。然而,中外摄影文化的交流也只是一个半世纪之事。作为“人类第一真像语言”的摄影传入中国,尽管曾遭遇国人的冷遇,但仍在不断普及。它从不同角度直观、真实地记录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甲午战争、中法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北伐战争、国民党围剿苏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等。它向我们展现了清朝和民国初这百余年来的中国社会的民族风情、生活情状等层面,直观而生动地再现了旧中国的历史原貌。也客观地注脚了西方摄影文化在中国传播的途径和“行状”。综合起来可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外国人所拍,他们配合政治、经济的侵略,实行文化侵略,用猎奇的目光拍摄了许多丑化中国人的照片。第二种就是以拍人像为业的照相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广州、上海就有人开照相馆,而在内地的西安是1894年才有罗庆云照相馆开业,比沿海地区又晚了三十多年。第三种是宫廷贵族利用摄影进行政治宣传和娱乐,清政府派出大使大臣去学摄影,在清政治重大活动中也都留有照片,慈禧就是我国最早使用照片来作政治宣传的人。

时代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摄影技术在中国人手中才传为广大以中上层知识分子为骨干的摄影力量,担当起“洋为中用”的历史使命。在洋为中用的实践过程中才创立起能够代表中国特色的摄影艺术流派。在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中,以沙飞等为首的我党我军等一大批新闻摄影工作者为新中国建立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视摄影是“最有力的武器”。

建国后,我们的摄影之路伴随着政治风云也走过了不寻常的路。“大跃进”的浮夸,“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惊天地动的转折变化,摄影人都将其记录在册。摄影的真正变化还是来至西风渐进,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将荷赛作品《世界新闻摄影》于198815日在京举办,引起了巨大轰动,观众达一千三百万之多。跨国的互访和展览也越来越多,这将大大促使,摄影的全球化的进程。

198810月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蒋齐生为团长的13人出访荷兰,并将“中国新闻摄影50年”在阿姆斯特丹展出,在中外摄影文化交流史上划上了重要的一笔。

在世界新闻比赛中杨绍明的“退下来的邓小平”获荷赛1988年新闻人物系列三等奖。取得了“零”的突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经过多年酝酿终于于20053月在中国成功地举办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在15位评委中有7位国外评委,后来中国评委又从8位减为6位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国际化特色。“华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国外同行的广泛赞誉。

目前,中国已经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被称之为“读图”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新兴媒体上的图像世界呈现出浩瀚如海,五彩斑斓的世界,摄影的全球化,取得了长足进步,摄影队伍不断壮大,能够与国际摄影界进行平等对话,中国广大摄影工作者,到了无所不能,无所不及的强大传播媒体,构成不竭的图像源。这些图像资源大多来自专业的“主流”和“精英”手中,也有很多来自玩摄影的“大众”行列,他们在基层或第一线,在很多专业难以到达的场合,一展伸手,“大众”则往往是这种场合的第一图像获取者。使“大众”既是图像的消费者,也为图像的提供者。

摄影经历了170年,大众化,生活化,摄影艺术创作面临新的挑战,摄影艺术正在面临着市场化、商业化、全球化,因此,中国摄影家协会连续举办了国际摄影艺术展,与此同时也举办了多次摄影理论高级论坛,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了,为了促进中西方学术交流,拓展中国摄影界的视野,加强中外摄影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我们应本着虚心的态度,吐陈旧陋念,纳新鲜讯息。在纪念摄影术诞生170周年的重大历史时刻,我们既要总结过去,也要面向未来,如果说摄影术移植于中国,从“固根”、“生长”、“开花”、“结果”皆得益于“西凤渐进”。那么要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向纵深发展,还须将“东风西去结合起来,方能开拓全球化进程中的双向流动的新格局”。我们应积极参予国际间以及区域性摄影组织的活动项目,从而寻求新的世界语言,将“本土世界化”和“世界本土化”互动起来。因此,我国摄影事业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构建一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世界摄影发展趋势和要求的新理念,让中国的摄影早日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参阅文献】:

1.蒋齐生主编——《摄影史记》新华出版社出版1990年月

2.王鏞著——《移植与变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

3.中国摄影家协会编——《中国国际艺术摄影》20057

4.胡颖主编——《中国新闻摄影通鉴》新华出版社出版2004

 

(作者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硅)

 

[字体: ]  [打印]  [关闭]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