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央新闻摄影创新的思考与体会
姚大伟 刊发时间:2010-02-01 11:34:50 来源: [字体: ]

中央新闻摄影的报道主体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党和国家领导人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是国内外读者关注的对象。拍摄好领导人的形象事关政治,意义重大。新闻摄影本应是客观记录的手段,但实际上却经常是摄影记者对拍摄对象的主观反映。在一次政治活动的摄影采访中,摄影记者立场不同,价值观不一,他们所摄取的瞬间和画面、他们拍取的领导人形象也不会相同,甚至截然相反。

在这个敏感的领域,摄影记者该如何创新,从陈规俗套中跳出来,拍摄到一些生动新鲜、自然感人的好照片,这是目前中央新闻摄影工作应予以思考的问题。

 

一、创新需要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创新来源于创新思维。有人说,创新思维来自灵感、直觉、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我则认为其得益于平时大量积累的瞬间爆发和升华。平时积累靠什么,靠学习。

首先要加强新摄影知识的学习。新闻摄影是借助摄影这种艺术形式和手段来表现新闻。摄影记者要注意学习新的摄影语言和技法,要进行大量的阅读,浏览鉴赏国内外大量鲜活的照片,潜移默化,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能开阔我们的思路,提高我们的鉴赏力。我们要在千篇一律的模式中善于发现,敢于尝试,把照片拍活,拍出新意,避免单调,死板、一般化、模式化、表面化和雷同化。摄影术是西方人的发明。摄影在西方已经发展到一个很成熟的高度,早就建立了完善的照片评价体系。我们的摄影语言、我们的照片评判标准不能老是套用西方,搬用西方,也要考虑中国文化、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考虑到国情,考虑到现实。

其次,在生活中学习。俗话说,功夫在诗外。摄影是一门艺术,可以从其他艺术门类得到借鉴启发。一张画就是一首诗,就是一首乐曲,就是一段舞蹈。艺术是相通的。一个人的审美、生活品位,甚至对服装搭配的修养等都会对摄影产生影响,而日常生活中对画展、舞蹈、音乐、文学等的鉴赏,也会潜移默化地帮助摄影记者提高艺术修养和摄影素养。

此外,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勤于思考,注重感悟。当一个人解决了摄影操作层面的问题,剩下的则是自身艺术素养、理论水平、生活阅历、思想深度等文化底蕴的提升。无论你学什么专业,你的综合素养和艺术感觉都会在你的摄影作品里有所体现。一个好的摄影记者一定是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摄影记者到了一定的阶段,水平提高不了,就是思想深度、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的局限性问题。

 

二、创新需要克服定势思维和惯性思维。创新思维依赖于思维空间的开放性——主要是指创新思维需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地考察问题,而不再局限于逻辑的、单一的、线性的思维,要形成开放式思维。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验有时能指导我们下一步的工作,但也会对我们的创新造成阻碍。创新的思维障碍就是定势思维和惯性思维。我们应该记住:要老道,但不要老套

《温总理到小学听课》(图一)是2006年教师节前夕,我到北京市黄城根小学采访温总理听课时拍摄的。走进教室后,没拍几张照片,总理就微笑着说:我看,就拍到这里吧,上课就不拍了。退出教室后,我浏览数码相机后视屏发现已经有了可供发稿的照片,但感觉一般。我并没有随工作人员下楼休息,而是站在教室外,寻找机会再拍。在透过教室后窗拍了几张后,发现角度不理想,我又走到前门。透过门缝,我看见这样一个温馨的画面:老师提问时,孩子们争相举手,踊跃发言,温总理在孩子当中会心地微笑。我找准孩子们举手时没有遮住总理的空档,从门缝里抓拍了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发出后,被全国109家地市级以上日报采用。新华社摄影部业务通报上的编辑部评语是,这张照片用镜头语言表达了对课堂秩序、对教师的尊重;构图新颖,主体突出,画面简洁;抓拍瞬间精准,温总理情绪饱满、课堂气氛活跃。总编室交接班日记也肯定了这张照片的创新意识。新华社营销平台用户意见反馈道:构图巧妙、生动自然,着实让人感到眼前一亮,是国家领导人图片报道中的佳作打破了以往拍摄、播发国家领导人图片的常规,给今后如何做好国家领导人图片报道提出了新的思路。温家宝总理曾经多次当众表扬这张照片,说这张照片很像一张艺术照片,他很喜欢。照片应该获奖。

这张照片从门缝里拍很有新意。但单从这种拍法来说,并没什么新鲜的。狗仔队不就是经常从门缝里拍照片吗?当然,从门缝里拍照片不是狗仔队的专利,只是他们惯用的拍摄技法。把这种技法用于拍摄中央新闻,拍领导人在教室里听课就让人感觉形式上有新意。而且,摄影记者拍摄不干扰课堂,不影响学生听课,也是一种良好职业道德的体现。

 

三、创新要注意拍好领导人形象。中央新闻摄影创新要注意拍好领导人形象,注意领导人摄影形象的刻画。文字记者写人物报道,要以人为本,从人性化的的角度去发现、捕捉、提炼最能打动人的典型细节。一篇好的人物报道一定是在展现人物性格的细节方面下了大功夫。文字和摄影只是两种语言形式。文字摄影是相通的。中央新闻摄影也要以人为本,感受被摄者的精神世界,感受他的思想情绪,读懂他的心,思他所思,想他所想,要达成一种默契发现记录他们在活动中流露的常人的喜怒哀乐,抓住那些典型细节和感人瞬间,突出表现他们的个性和情感。这样的照片传神,这样的摄影形象传播出去,生动自然,真实可信。这就要求摄影记者要敏感,要细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想力。

《温总理冰雪灾区行》(图二)拍摄于2008年2月2日。当时,温总理正从湖南长沙乘火车紧急赶往郴州重灾区指挥抗灾救灾工作。当我走进总理的车厢,发现他正静静地坐在车窗边。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杯清茶。火车开得很快。车窗外,冰封大地,白雪皑皑,铁道边树木上的积雪、冰凌不时在飞速地掠过。间或还能看到远处被拦腰折断的电网铁塔,包裹着厚厚冰雪的高压线……望着窗外,总理眉头紧蹙,神情凝重,但目光坚毅,镇定。他的两只手紧握在一起,让人感觉到了坚定和力量。作为随行记者,我抓拍了总理望雪凝思的环境肖像照片。这张照片动静结合、明暗结合,把他那一番忧国忧民的深深思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人无不为之动容。

在中央新闻摄影的创新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安全性问题。中央新闻摄影的特殊性和不可重复性要求记者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创新要讲究安全性,要时刻牢记发稿安全。我们说的创新是在已经有常规照片保底的情况下的创新。中央新闻摄影首先要保证安全发稿,然后再寻求创新。

二、配套性问题。记者要强化创新精神,编辑和签稿人也要强化创新精神。编辑部要大力鼓励记者创新,尊重记者的创新精神。

 三、渐进性问题。中央新闻摄影是个相对敏感的领域,很多读者习惯从中央新闻照片解读政治。中央新闻摄影的创新要慎之又慎,既要与时俱进,也要循序渐进。创新,具体到一张照片,如何把握,如何拿捏,这关系到摄影记者的判断力,是政治素养和新闻素养的体现。

新的时期给中央新闻摄影带来了新的机遇。新一代领导人开放务实、执政为民的作风,新一代领导人亲民的形象也给中央新闻摄影创新带来了更大的空间。中央新闻摄影创新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受众的要求,也反映了政治环境的开放度、宽松度和自信度。中央新闻摄影创新要立足国情,立足现实,跟上时代的变革,注入新的思考,采用新的观察角度和新的摄影手法以及新的摄影语言。当然,中央新闻摄影创新不可能在一朝一夕有巨大的突破,但只要我们树立了创新意识,加强学习,长期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起色,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完)

附照片说明:

图一、200697日,第22个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亲切看望师生,并和五年级学生一起上课。姚大伟摄

 

图二、2008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从湖南长沙紧急赶往郴州重灾区指挥抗灾救灾工作。在火车上,他望着窗外的积雪,神情凝重。姚大伟摄

 

 

 

 

 

 

[字体: ]  [打印]  [关闭]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