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体”摄影研究
齐洁爽 刊发时间:2010-02-01 11:32:26 来源: [字体: ]

“新华体”摄影研究

 “新华体”是2008年末2009年初提及较多的专有词汇。2008年末,“沙飞影像研究中心”首届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战争、苦难、知识分子与视觉记忆”,研讨会上多人提及“新华体”摄影的概念。海外华人就国内一些摄影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个话题。其实,“新华体”摄影一词早就在民间使用了,新闻媒体谈论新闻摄影或使用新闻图片时,就经常用“新华体”摄影这一术语。“新华体”词语的出现与都市报崛起有很大关系,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都市类报纸雨后春笋般产生并迅速占领了市场。都市类报纸为新闻摄影造就了新鲜力量,报纸摄影记者的工作方式与党报的记者有区别了,拍摄、选用新闻图片区别就更大。于是就产生了“都市报摄影”、“党报摄影”的叫法,党报摄影很快就被“新华体”摄影所取代,成为报社内部人员使用的专门术语。

一、“新华体”摄影形成的时间考证

“新华体”摄影产生于战争年代,属于红色革命摄影的组成部分。“新华体”摄影与新华社有关,但不是全部的关系。新华社的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诞生于瑞金。1937125日,新华社开始以“新华社”的电头向外发布新闻,电台稿件及战争中新闻稿件的特点,慢慢发展成文字上的“新华体”。新华社拥有自己的摄影记者大概是1946年左右,1951年,部队中的摄影骨干才划归新华社,成为新华社新闻摄影的主导力量。

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任何事物也都不甘心自愿退出历史舞台,“新华体”摄影也是如此。人们在研究沙飞影像的时候,看到了沙飞对“新华体”摄影形成产生的巨大作用,认为“新华体”摄影肇始于沙飞。“新华体”摄影的形成肯定有一个过程,何时萌芽、何时定型、何时达到巅峰、何时没落还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

“新华体”摄影是个集体概念,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作用就能实现。“新华体”的形成不是很简单的事情,需要有一批风格接近的摄影记者队伍,需要有专门管理和经营的组织部门,需要有传播“新华体”摄影的媒介群体。本文依循这样的思路,按着人员数量、组织架构、依托媒介来考察“新华体”摄影的形成脉络,确定形成的大致时间。

(一)摄影人员数量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有摄影力量10人左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中已经形成了新生的摄影力量,培训的人员超过了200人。抗战期间由于物资缺乏,部队中相机很少,拍摄照片所用的胶卷及冲洗放大材料更是匮乏,很多经过培训的摄影人员在战争中并没有真正从事新闻摄影工作,但为解放战争积蓄了力量。根据资料统计,抗日战争期间,画报、画刊等发表过摄影作品的作者只有86人。解放战争时期,部队中培训摄影人员160多人,很多人培训后直接参与摄影工作。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过培训的红色摄影人数,为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总和,约360人。但由于战争中多有伤亡,实际人数要比这个理论上的数字少。据蒋齐生的研究,抗日战争中殉职的摄影记者有27人,解放战争中殉职的摄影记者有30人,革命战争年代损失的摄影力量接近60人。从抗日战争开始到解放战争结束为止,画报、画刊等发表过摄影作品的作者,晋察冀画报有157人;东北画报有46人(不包括在晋察冀画报上的作者),解放区及各大野战军中专业与业余摄影爱好者约有700人。新中国成立后,新闻摄影从业人数有所增加,主要有国统区一些摄影记者被改造过来为新中国服务,部队或地方一些摄影爱好者或专业摄影家加入新闻机构为新闻机构服务。但这些新生力量不足以改变当时新闻摄影的基本格局,新闻摄影基本力量在建国前就基本确立了,组织机构、机构中的领导者、主流摄影人员已经确立,只不过是一些人员随着机构的重组、合并、新建而有所流动而已。

综合以上,从摄影人员数量上看,“新华体”摄影的形成时间为解放战争的1945年至1949年。

(二)组织架构

中国共产党新闻摄影的组织机构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画报社既是媒体,也是组织机构。摄影室、摄影科、摄影组等成立,便会有专门的编制,配备数量不等的专业人员。抗日战争期间主要摄影组织有,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建立摄影科、摄影新闻社成立、山东画报社成立、冀热辽画报成立等,与摄影有关的组织机构开始成立,但机构与人员不是很稳定,数量也不多。

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摄影机构有,苏中军区摄影组、新华社山东野战军分社、华北野战军18兵团摄影科等。解放战争期间,摄影组织数量有很大提高,而且多数为有自己媒介的画报社,摄影人员与摄影画报结合在一起,摄影记者为自己的画报工作。这时的组织机构已经很成熟,人员稳定,工作程序分明,工作目的明确。此时,中国的新闻摄影已经形成了一定风格和模式,但因为各个组织机构隶属于不同的军区,部队的新闻摄影记者和新闻摄影机构相对独立。

新中国成立后,新闻总署下设新闻摄影局,向国内外发布新闻照片和展览照片,出版《人民画报》,组织和领导全国新闻摄影工作。新华社成立新闻摄影部,在各大行政区设立分支机构——摄影记者组,有华东总分社、华北总分社、西南总分社、中南总分社、西北总分社,各个总分社有3-5名摄影记者。1956年,全国个省市自治区新华分社普遍设立摄影组,共有31家。新华社摄影记者总人数达到140多人。到1959年达到179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新闻摄影力量新华社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各个地方报社或画报社力量薄弱,不足以与新华社摄影力量抗衡。

从组织架构和力量对比上看,“新华体”摄影的形成时间约是1945年至1956年。

(三)依托媒介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1922年至1923年间,全国工人运动爆发,活动过程偶有图片记录。出版物《罢工胜利周年纪念册》用图片展示了工人的斗争和学习生活;《“二七”工仇》记录了封建军阀的暴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22年创刊第一个机关报《响导》;共产党创建初期,中共江苏省委也创办有地下党报《上海报》,党的刊物上刊登的照片有上海五卅惨案、四川万县惨案、上海北京路工人和学生示威遭到镇压、红三军攻克长沙的庆祝活动等。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自己的媒介不发达,有些处于地下状态。偶有新闻照片发表,也构不成当时社会的主流。

抗战时期先后创办的媒介有,《军政杂志》、《晋察冀日报》、《晋察冀画报》、《山东画报》、冀热辽画报等。抗日战争期间,出版的画册数量不多,图片展览规模比较大,影响较大。出版物摄影画报数量有限,质量不稳定,且出版不能做到定期及时。但画报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各大军区已经注意到了画报的重要作用。

解放战争期间媒体发展较快,创刊、改看的很多,如:《武装报》、《人民画报》、《冀中画报》、《前卫画报》等。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先后出版摄影画报有85种,达到空前规模。但因为战斗多发,部队行踪不定,画报出版周期不是很固定,维持时间长短不一。

解放后到文革前媒介缩减很大,创刊的主要有《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民族画报》。1950年至1960年,全国先后出版各种画报45种。1960年至1962年,因为自然灾害、政策失误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出现困难,大量画报停刊。1961年以后,只有《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民族画报》、《新疆画报》在坚持出版。1966年至1976年,中国发生文化大革命。《民族画报》、《解放军画报》先后停刊,能够正常出版的画报只剩下《人民画报》一家。此外,就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所谓的两报一刊。全国的地方报纸多是模仿或比对中央报纸,图片基调完全一致。

画报的繁荣促进了图片的传播,而传播图片的方式、图片的拍摄风格、画面的构成模式渐渐为人们所接受,画册、画报的示范性作用,又使摄影军队中的爱好者争相模仿,因此形成以画报为中心的画报体新闻摄影模式,渐渐发展成“新华体”摄影模式。此时地方的报纸摄影力量相对弱小,没有话语权。

从时间脉络上看,“新华体”摄影形成应该在1945年以后,1961年以前。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可以大致上确定,“新华体”摄影的形成时间范围为1945年至1956年。依据这样的思路,可以推断出“新华体”摄影形成前后的状况。

1921年至1937年,酝酿期:

这一时期的图片,主要是反映党创建初期的各种活动,党参与或领导的国内革命战争、工人运动、游行示威等,主要目的是揭露敌人、鼓舞士气,图片的拍摄方向是革命和斗争。图片数量很少,没形成风格。

1937年至1945年,孕育期:

新闻摄影武器论成为总的指导思想,强调图片的战斗性、典型性、革命性、鼓舞性。拍摄内容集中在战场内外,新闻图片时效性很弱,风格单一,题材单一,主要是满足战争需要。照片拍摄上出现了摆拍、导演等不良作风。

1945年至1956年,成型期:

摄影画报成为新闻摄影重要媒介。战争期间,新闻摄影内容主要是揭露敌人,激发战士斗志,鼓励青年人当兵,以及各大战役的战况。解放后的和平时期,新闻摄影主要是报道成就,歌功颂德,正面报道为主的报道模式开始形成。这个时期,画报摄影讲究美观、讲究构图,导致摆拍、补拍现象出现,造假失实也出现。1947年到1949年,晋察冀画报和华北画报就组织专门讨论,对摄影报道中的摆拍、补拍、客里空、八股调进行批判。但新闻摄影要找典型,找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公式化、概念化仍然存在,导演摆布没有绝迹。

1956年至1966年,模式化期:

这个时期的基本情况与成型期相同,不同的是,随着大跃进的来临,新闻摄影也沾染了浮夸风,摆拍、导演、造假成为家常便饭。粮食高产照片、大炼钢铁照片、人民公社吃饭不要钱照片、活学活用照片等等就是在这个阶段制造出来的。拍摄照片主要是根据政治需要和所谓的艺术要求来进行,过分追求构图、光线,照片画面生硬、呆板,并形成了构图和画面的相似模式。1958年至1959年,新华社组织了全国性的新闻摄影真实性讨论,期望指导新闻摄影实践。1963年至1964年,摄影界开始反对摄影图片中的“换头术”和“挪移术”,并提倡在拍摄中不干涉摄影对象,破除导演摆布等不良作风,但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

1966年至1976年,僵化期:

文革期间,新闻摄影完全为政治工具,主题先行,事实为政治服务,用一切手段塑造英雄形象。拍摄出来的画面公式化、概念化,以红光亮、高大全为标准,以学习、批判、劳动为表现内容,具体操作上,走的是“围一圈、靠近点;看语录、带笑脸;站一排、手指点”的套路。新闻摄影题材狭窄,内容贫瘠,报喜不报忧。塑造高大全形象成了摄影通用法则,导演、摆布创作方法盛行,装模作样成为艺术风格,照片随意修改涂抹。拍摄手法单一,具体构图上严重趋同,新闻摄影内容与形式被格式化、八股化。

1976年至1980年,反思期:

粉碎四人帮后,新闻摄影界拨乱反正。在拍摄手法上尝试抓拍,尝试反映小人物,尝试真情实感。但总体上还是摆拍、导演老的僵化思想,图片仍然以四季歌、机器加人为主,新闻性不强。

1980年至1990年,转型期:

新闻摄影的重要作用得到认识,批评报道在媒体上有出现,在报道手法上更注重人性,出现了一批新闻性较强的摄影佳作。新闻摄影中出现了重视突发新闻,重视社会新闻的喜人景象,新闻图片倡导求新、求真、求活,进而发展为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画报摄影风格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新的报道摄影开始出现。

1990年至2000年,没落期:

注重社会新闻和突发新闻,年轻摄影记者学到了国外的先进拍摄方法,开放性构图大量使用,拍摄手法产生颠覆性变化。老的画报摄影风格受到指责或批评,都市报上“新华体”摄影慢慢绝迹。

2000年至现在,余温未了期:

如今,老的“新华体”摄影已经很少,都市报中的年轻摄影记者不屑于也不会拍摄这样的主旋律东西,而都市报新闻摄影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新闻摄影的主流,成为中国新闻摄影的新生力量,引领着新闻摄影的潮流。

二、新华体”摄影特征

“新华体”摄影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不可避免要带有那个年代的特征。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要统一思想,为革命活动摇旗呐喊。新闻摄影的武器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提出来并付诸实践的。后来文革中的“新华体”摄影成为政治权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成为反革命的帮凶。文革结束后,新闻摄影仍然是宣传舆论不可或缺的工具,仍然不能按着新闻规律操作。

(一)“新华体”摄影成因

“新华体”摄影成为一个摄影品种,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在拍摄指导思想上,“新华体”处处体现着战争和政治斗争的烙印。新闻摄影要为战争或政治服务,要有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在拍摄中要努力寻找典型、刻画典型,在技法上要尽量完美,包括光线、造型和内容。

在表现内容上,有着严格的规定。不是所有的 新闻都能反映,要重点表现出大好形势、革命干劲;要鼓舞斗志,健康向上;要能反映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莺歌燕舞,战天斗地。战争时期主要的内容有:重大战役、领导肖像、青年参军、部队练兵、铲除汉奸,大生产活动、拥军优属、土地改革、群众支前、慰问群众、欢庆丰收、民主政权建设、战争成果、优待俘虏、对国民党部队的改造等。和平时期主要的内容有:领导肖像、先进个人、生产劳动、看书学习、毛主席语录照、忠字舞照、丰收欢庆、建设成就、政策图解、城市风光、节假日的彩旗彩灯和鲜花。

在新闻性上,不讲求新闻特性,不讲求时效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由不被重视。只要符合政治要求就是符合新闻要求,在表现上讲求稳重、权威,鼓励墨守陈规、循规蹈矩。

 新闻摄影队伍建设有共同的源头,来源单一导致特点趋同。革命战争年代,新闻摄影力量的培训,最先采用的是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口传心授,摄影队伍的拍摄理念和拍摄手法是相同的。师傅带徒弟形成的队伍,慢慢成为部队的摄影中间力量,他们采用的摄影培训班、摄影训练队的培养人才方式,所能传达的技术技艺,实质上与他们的师傅是一脉相承的。战争期间,新闻摄影队伍是不断流动的,流动的教师到处传授的经验是一样的,教导出来的学员也都是一样的风格。1952年,新华社摄影部成立后,连年举办摄影培训班,为新华社和其他兄弟单位培训新闻摄影采编力量。1958年至1961年,先后协助13个省市自治区开办摄影培训班。许多地方和解放军部队也开办过类似的短期培训班。

战争期间的新闻摄影传播主要依托的是摄影画报和摄影展览。摄影展览和摄影画报的示范作用,使新的摄影爱好者也遵循着榜样的拍摄模式进行新闻摄影实践,更加重了新闻摄影的同一化风格。和平时期这种图片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在1949年,《华北画报》供应全国各新闻单位、机关团体、画报画刊及展览照片共12400余幅,供应部队展览照片8622幅。1959年,新华社新闻照片发稿对象,遍及县级以上报纸2500多家,没有制版条件的报社,由新华社直接供应照片胶版。新华社展览照片,由新华书店代理发行,代理数量达1969家,遍及全国各地。195275万张,1956320万张,1958830万张,1965510万张,1981640万张。

“新华体”摄影在发展过程中,许多有识之士企图改变“新华体”的僵化模式,在指导思想和操作原则上进行过专门研究和论述。其中很多观点切中要害,不乏智慧的光芒。从这些人的观点中,我们也不难找到“新华体”的很多症结,也就是很多“反面特性”。

1939年,沙飞提出摄影是斗争的武器。沙飞认为,新闻摄影是一种锐利的斗争武器,不应当把新闻摄影当成一种纪念,娱乐、消遣的玩意儿。1939年,吴印咸提出摄影具有广泛性,要服务于抗战。1945年,罗光达认为,新闻摄影必须抓斗争中的典型,摄影工作要有主观的思想与构作,不能用导演、事后采访和追述的方法创作新闻照片。新闻摄影必须把政治性、新闻性和艺术性三结合。1945年至1949年,石少华认为新闻摄影是纪录现实的新武器,摄影不是万能的,摄影时要抓典型,典型的人物与事件。要赋予照片强烈的感情色彩,不虚构,不落入俗套。1947年,赵启贤认为,新闻摄影中存在严重的八股气,拍摄战斗是从战斗动员到缴获俘虏全过程,拍摄军民关系照例是担水、送饭、谈心这些场面,内容上前后重复,形式上相互模仿,千篇一律,贫乏无力。1947年至1948年,解放区新闻部门开展了“反对客里空”运动,也就是反对虚假报道。1949年,裴植和袁克忠认为,照片不但要有满意的内容和取材,而且要讲求光线、构图、角度、表情、气氛,对外发表的照片,要严格的考虑它的政治内容、新闻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新华体”摄影概念内涵与外延

就目前而言,我们还无法给“新华体”摄影以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可以根据“新华体”摄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致归纳出“新华体”摄影所涉及的不同方面及各个方面的不同特点。

“新华体”摄影,是一种由战争期间部队专业摄影人员创立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符合战争时期需求,解放初期需要的特定摄影模式。“新华体”摄影定型后,其实就是当时的国家新闻摄影的一种体例,是官方的、正统的、主流的摄影的代名词。“新华体”摄影是政治摄影,是宣传工具,是党的喉舌。正因为如此,“新华体”摄影权威,政治可靠,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有指导性。

“新华体”摄影,是与新华社新闻摄影有关联的摄影模式与风格。“新华体”摄影不是只有新华社一家,形成初期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画报等记者都是同样的模式,只不过新华社负责向全国媒体发稿,新华社的摄影记者又遍布全国各地,客观上造成了是新华社一家形成的风格。

 “新华体”摄影有规律有模式有框框,比较容易模仿拍摄,并且见效快,风险小,是完美的样板。“新华体”摄影在构图上四平八稳,用光刻意讲究,拍摄内容符合当时政治要求。“新华体”画报风格明显,摄影摆拍痕迹重,经常图解政策,成就照片多,风光照片多,经常是反面文章正面作,报喜不报忧。图片概念化、模式化,重复画面多。

战争时期,摄影记者所拍摄的照片不完全是“新华体”。“新华体”是成熟的摄影技术,当时有些摄影者的摄影水平没达到这个层次,有些摄影者拍摄的照片也不全是按着“新华体”摄影模式拍摄的。不是新华社摄影记者拍摄的图片就是“新华体”,也不是新华网发表的图片就是“新华体”。目前新华社摄影记者大多已经摆脱了“新华体”摄影的束缚,拍摄出来的很多照片与国际先进水平不相上下,在国内处于领先。现在国内报刊偶有出现的“新华体”摄影,多是出自不同地域不同领域摄影记者之手,与新华社没有什么关系。

如何评价“新华体”摄影,我们所持的态度是褒是贬?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新华体”摄影出现很好地适应了战争年代的要求,鼓舞了斗志、增加了兵源、夺取和巩固了政权。战争期间形成的“新华体”摄影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战争时代强调的不是新闻而是宣传,这种思路在和平时期并没有很快得到转变,在文革时期变相加强,从而把“新华体”摄影完全引入歧途。现在人们提到“新华体”摄影常常强调的是它的宣传功能及负面内涵,暗指“新华体”摄影不遵循新闻摄影发展规律,守旧、官样、虚假、八股化、导演摆布等等的代名词。“新华体”摄影是历史的产物,是特定历史的代名词,不能与当今的新华社摄影对号入座。

(三) “新华体”摄影在世界百年影像史中的地位

中国是个大国,是人口与地域面积都很大的重要国家。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中国有强盛时期,也有衰落时期,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不同,但在国际舞台上总是有一席之地。如果以新闻摄影表现当代历史,自然不能缺少有关中国的影像。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国新闻摄影就是部队中的战争新闻摄影,从新中国建立到文革结束前,“新华体”摄影在中国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从1937年到197640年间,中国的“新华体”摄影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国外如何认识和使用这一时期的中国新闻摄影图像?目前这类研究成果很少,我们只能从支离破碎的各类资料中自己总结答案。

中国的“新华体”摄影在国际的交流和展览中曾经取得过好的成绩,如莫斯科国际摄影比赛、民主德国国际摄影比赛、古巴国际摄影比赛,在同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交流和展示中,获得好评的照片有:茹遂初的《引洮上山》、梁一丁的《钢花飞溅》、吕厚民的《欢送志愿军归国》、陈勃的《雨越大干劲越大》等。以现在的眼光回过头来看,这些作品仅仅是“新华体”摄影大框架中的精品,并没有脱离当时时代的烙印。蒋齐生先生曾总结出外国人对中国“新华体”摄影总的感觉:日常生活照片少,画面缺少生活气息;照片理想化色彩重,有摆布的痕迹;新闻照片太美,缺乏真实性。这样的认识是有道理的,也是有针对性的。

在新闻摄影领域,进行对比文化研究的人还比较少,有所拓展的大多为各案研究,如对沙飞与卡帕的战争摄影的对比研究等,从大的方面入手研究的人及研究成果目前还不多见。笔者手中有4本(套)画册,都是以图像的方式讲述1900年至2000100年中世界上值得纪念和回顾的事件。4本(套)书分别是《目击世界100年》、《黑镜头——1500张照片中的100年》、《二十世纪图片雅集》(GETTY百年图片精选)和《CENTURY》。从1937年到1976年,《目击世界100年》反映中国国内事件的照片13张,《黑镜头——1500张照片中的100年》反映中国国内事件的照片15张,《二十世纪图片雅集》反映中国国内事件的照片12张,《CENTURY》反映中国国内事件的照片17张。4 本书中选用的图片有重复但不多,被选中的照片采用当时中国国内主流的“新华体”摄影图片的不多,4本书总计也不超过10张。

从百年图史的书籍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反映中国这一时期的图片数量大体上一致,选用的图片在内容上也有一定的规律。但有个现象值得回味,国外的画册在选图上用“新华体”图片少、没署作者名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的资料来源有限。但国内编著的同样画册也出现同样的问题就很难解释。编著者为什么不更多地选择中国的图片?他们是找不到理想的合适的图,还是根本就视而不见不想找不想用?不想用的理由与 “新华体”照片有关系吗?图片没有署名中国的作者是有意回避还是真的无法查询?如果是回避那么是在回避什么?这些值得深思,也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       新闻摄影140年,蒋齐生 著,新华出版社,1989年。

2.       新闻摄影的价值与规律,蒋齐生 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

3.       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

4.       中国摄影史,1937-1949,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

5.       当代中国摄影艺术史,1949-1989,中国摄影出版社,1996年。

6.       中国新闻摄影史,甘险峰 编著,中国摄影出版社,2008年。

7.       思索沙飞,王瑞,中国摄影家, 2007 07

[字体: ]  [打印]  [关闭]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