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不等于读图片时代
杨发维 刊发时间:2009-11-05 15:51:32 来源: [字体: ]
                 读图时代不等于读图片时代
                      --理念的创新是新闻摄影创新的关键

作为

新闻摄影从业者或说视觉传播工作者,我们欣慰地迎来了读图时代,图片影像以其直观生动的优势席卷各种媒体,我们摄影人呼吁期盼多年的局面悄然走到我们面前。
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人们对接授信息方式的新选择。
但我们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没有图片,也不是不能满足人们的视觉诉求。有时候,正因为"不见"于具体图片的具体细节,反而"能见"于更多欲知而未知的情节。
我们的目标不是图片与文字去竞争版面,两者在媒体传播中缺一不可,从实践看,将两者成功组合是一条可行之路。

一,视觉需求摧生出读图时代
法国作家吉斯?黛布雷曾经提出这样的理论:关于媒体,可以用三个时期对人类社会进行说明:书写时代;印刷时代和视听时代。
根据这一理论,第一个时代是语言统治时代,第二个是书写统治时代,第三个是视图统治时代。
在印刷时代的报纸媒体上,文字传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视觉传播的各种要素,包括新闻图片、版式、插图等一切是为了点缀文字和美化报纸而存在,不具备独立的新闻主体地位。随着现代传播科技的发展,影像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逐渐兴盛,视觉文化迅速兴起,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全球化的景观,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主导。尤其是在摄影数码化以后,以其真实、快捷、大众化、可复制性迅速征服了世界,视觉的需求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之一。于是,有人将以数码影像传递为主的时代称之为读图时代。
读图时代,视觉传播已成为当前文化领域和媒体传播的生力军。
担负视觉传播的新闻图片、版式、插图等各种要素在纸媒体上不再是配角,而是独立传播新闻的主体,独立承担传播新闻信息的重任,报纸视觉理念随之转变。
1978--2008这30年来,视觉文化的兴起已对传统的文化传播构成巨大挑战,图像取代语言成为思维工具并改变人类观察社会的视角,中国报纸媒体的新闻摄影、视觉传播理念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从图片是文字的附属,起点缀、美化作用到图片不仅是独立的传播主体,而且在吸引阅读、形成媒体风格与气质上,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通俗地说,报纸上以图片为主的视觉语言已真正成为与文字并行的重要一翼。

二,读图时代不等于读图片时代
每一次视觉传播理念的更新都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传播技术手段革新、媒介竞争息息相关。报纸视觉传播理念的嬗变,在一个特殊的层面反映了印刷媒介在信息时代的自我救赎与转型。报纸具有商品属性,必须参与市场竞争,而新闻摄影成了竞争的法宝。
在视觉传播日趋重要的今天,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们称之的读图时代并非读图片时代。
读图时代是建立在视觉传播占居重要途径的基础之上,图片只是视觉的一部分,从大的方面讲,视觉主体除图片外,还包括电视影像和网络立体的传播。
今年的四川大地震和奥运会的传播就是一大例证。
人们在对这类大事件渴求全面真实了解的时候,视觉信息成了首选。
从5月12日14点28分开始,网络和电视就开始了24小时滚动报道。以分钟为单位的信息刷新速度牢牢占据了受众的信道,全方位多角度、声画结合的报道方式为全世界提供了最为全面、详尽和立体的地震灾区报道。网络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即时提供第一手讯息;而电视此次的表现更加强势,央视不但因其国家电视台的身份比网络更显得权威可信,而且将其可视性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国家领导人也选择电视直播作为全国总动员的阵地,这就更让它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
这些,令所有纸媒都望尘莫及。许多媒体中人都慨叹:现在已经是电视和网络的天下了!
好在我们有摄影。当网络和电视的信息像潮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来时,照片却能将其中最有意义的瞬间定格在纸上,让人们一看再看,植入心灵。
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电视和网络全方位的直播,也使得图片自愧不如。
有人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如同市场蛋糕不可能由一人独享一样,读图时代给了我们们摄影人一个更大的发展和生存空间,但同时也给我们制造出了两大共舞高手:电视和网络,我们应该有胆量追求在与电视和网络共舞中壮大自己。

三,新闻摄影面临挑战,突围关键是理念的创新,抗震救灾摄影报道拷问中国新闻摄影传统理念。
李楠在地震后撰文:"2008年5月12日爆发的中国汶川大地震,摄影在这次历史事件中最基本的使命依然是提供第一手的影像文本,为后世留传有价值的史料--一如既往的"纪录"。但在此基本功能之上,摄影的"表达"性越来越被大众所需要,纯粹纪录式的照片已难得人心。"
与电视和网络共舞,现时纸媒所依赖和仰仗的摄影不再是简单的现场纪录,人们从照片中想看到的,不仅是"那里发生了什么"想知道这个尽管去看电视或上网;而是"这种情形之下人的命运和精神"这才是人们之所以为同类感动的理由。
未来的报纸新闻摄影将如何发展?这次四川抗震救灾摄影报道,我们得出了一个令人欣喜的判断:过去我们在看荷赛获奖作品时,总是羡慕西方记者能到世界各地战争和灾难的一线,拍出感人的瞬间。而这次百年不遇的地震就在我们身边,回头来看,我们摄影记者真可谓不辱使命。中国新闻摄影的一些传统理念正在嬗变,更符合国情,更接近生活,更体现人文关怀的全新的摄影理念左右着我们手中的相机。可以说,这次抗震救灾摄影报道实践激活的新的摄影理念,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走向,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新闻摄影人来一个革命式的大洗脑。
1,真实记录只是新闻摄影的基本功能,图片表达思想的功能更为重要
影像记录的含义在拓展,真实记录只是新闻摄影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其拓展的空间相当大。新闻图片更重要的功能是传递和表达一种倾向,也就是摄影记者要将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溶入到典型的瞬间之中。传统的新闻摄影理念中,记录下现场正在发生的人和事,对一个摄影记者而言,就可以算得上称职。现在的情况是,到现场并不难,例如此次地震灾区就对记者敞开大门,关键是到了现场拍什么?形象记录,人们可以看电视;传递信息,网络比你快;面临多元挑战,新闻摄影纯粹纪录式的照片就难以满足人们对事件立体、深层信息的需求,人们期待摄影人凝固的影像是既表情又达意的,是既有深层内涵又能引起人们思考和回味的瞬间。说到底,深度是纸媒最后的存活与制胜之道。
如此一来,我们长期信奉的一句名言"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你离现场不够近"显得不完整,照片拍得好与否,到最近的现场是先决条件,但带着思想去拍显得更重要。典型的瞬间即深度,缺乏思想的照片只是简单的记录。
2,"一图胜千言"的局限逐步显现,"图文并重"首先是摄影人要做到
"一图胜千言"曾是我们摄影人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信条,不可否认,图片在特定的时期以印证功能出现时,的确曾有"一图胜千言"的传播效果,但在信息时代,图片表述功能的局限逐步显现,平面照片要开口说话,必须要向深度拓展,摄影人首先要做到"图文并重"。
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承认,影像不是万能的,孤独的一张照片在报纸版面上传递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图片与文字应集约经营。好的瞬间需要精心提炼的标题和文字说明才称得上完美;版面的视觉语言能助图片唱响主旋律;照片有了观点才有了深度和思想,有观点的照片没版面视觉的突显也难以出彩;图片和文字并重不仅仅是对老总们在版面安排和组织上提的要求,更应该是摄影人炼内功的标准。
因此,未来的摄影记者,不仅仅是会捕捉影像的摄影人,更应该是能将这种捕捉过程和思考用文字准确表述出来的人,是能在新闻现场通过形象表达思想和观点的人,此次抗震救灾报道中,那些图文双修的大记者们,他们的照片不在多,在于精,他们的照片带着观点和思想广为传播。
3,图片编辑,整合影像、提炼主题的执行官
重大事件的采访,因时间和采访条件的制约, 记者前方拼搏,采集影像众多,大多来不及思考和提炼就得传回,编辑部通常是分发各版,在第一时间刊发。在重大事件连续报道的进程中,时间一长,回头再看,如此往往容易出现主题重复和分散,大量的影像难以集约成鲜明的观点,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那么,图片编辑责任大了,他们不应该是仅仅修改文字说明,更应该是整合影像、提炼主题的执行官。
抗震救灾报道中,图片编辑这一新的职责更是被人广为接受。单个照片既难形成立体的视觉冲击,但可以通过后期的编辑整合,以观点来统领。
南方周末《你可听见我的呼唤?》、《你可看到我的牵挂》、《你要相信我的坚持》、《你将铭刻我的人生!》4个版面可谓提炼的佳作,将各方照片,重新整合,集合成一个个主题之下,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湖北日报近两年配备了2名高素质的图片编辑,汶川地震中,湖北日报刊发的照片数百幅,但经由图片编辑之手做的三期《焦点》摄影专版:《废墟上的守望》、《来世再爱你》、《生命大营救》,通过图片与文字的组合,表达了我们的一种态度、思考和观察,实现了图片的情感传递,感人致深。
在日趋强调深度报道的纸质媒体中,对摄影报道而言,图片编辑的人数和职能只会增加和强化,他们将和一线影像采集的记者们共同让图片说话。
4,难以举起的相机,镜头前,人性的关怀体现在每一次按快门的过程之中
灾难是悲剧,谁都不希望看到。把痛苦撕裂、撕开的行为,不亚于往伤口洒盐。有的西方记者因偏执的追求更为逼真的惨景,以至事后难忍心灵的煎熬最终自杀。
灾难面前,摄影人如何去表现、去记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文关怀程度。在灾区,我们时常听到同行们说,难以举起相机。我们也看到,镜头前,人性的关怀体现在每一次按快门的过程之中。
回来后,我曾写过一段感言:"在灾区,我们目之所及都是断裂的房屋和写满悲伤的面孔。都江堰聚源中学,数百名师生遇难,每天都有学生家长前去烧纸点烛。废墟前的点点烛火,如通往天堂的盏盏路灯。想想那些花朵般灿烂却过早凋谢的生命,那些本该肆意绽放的青春,都离我们远去。我的手在颤抖,心在哭泣,在他们面前我都不敢举起相机,担心快门的声音惊扰了那满是伤痛而脆弱的心。"
 
四、湖北日报的摄影实践:用相机做深度报道,让照片表情达意
寻求新闻摄影的突破是湖北日报摄影部这些年一直在探讨的问题,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在新闻摄影理念的更新以及摄影部团队的打造上做了一些工作。我们走的通过理念的创新打造品牌的道路,通过品牌出人才、出作品。通过《焦点》和《影像点评》两个品牌4年多来的实践,我们认为,摄影报道就得让照片表情达意,我们一直探索用相机做深度报道的新路。
其实,在多元文化挑战前,我们迷茫过;在新锐媒体大胆行进中,我们自弃过;在同行创新时,我们羡慕过。但我们知道,竞争即机遇,放弃竞争即放弃发展的机遇。无论从哪方面讲,党报的新闻摄影理应与其报纸一样,勇立潮头,任何时候都应发挥出引领舆论的作用。
图片文字不是对立的,可以相互借鉴,有机组合,达到最佳效果。我们的是将两者成功组合,《焦点》正是巧妙地将文字深度优势和摄影的形象之长集于一体,并借鉴都市类报纸关注民生的视点,发挥党报特有的公信力,集众家之长的杂交产物。
《焦点》它定位于关注民生,深度挖掘。选题上不求大只求深;不求硬只求软。具体操作上,以一个人或一件事为切入点,将其置身于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关照对比,从中挖掘提炼出鲜明的观点,旨导人们去思考。如此一来,我们的《焦点》实现了跨越,每期让图片带着观点齐飞。看似平常的小事,在我们的报道中却能挖掘出背后的社会意义。
重新定位的摄影专版,加大文字的比重,将单一的形象图片集中分改为四个部分:
一是形象瞬间,着重传递新闻信息含量(主体);二是新闻解读,解释新闻的意义,引导读者深层思考;三是背景链接,帮助读者整体全面地了解新闻事件;四是专家点评,评说所报道人或事的意义。
《焦点》改变了摄影记者的理念,摄影报道从此与工作性的图表、解说稿作别,踏上了以人为本、追求深度的征程。形象瞬间、深度新闻解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丰富了摄影报道。思路变了,题材拓宽了,摄影报道的韵味也就愈显悠长了。
在近5年的运作中,《焦点》始终以小见大、《焦点》始终以人为本、《焦点》始终追求深度、《焦点》始终把创新放在第一位。在摄影部成员的努力下,《焦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创立至今,已摘取40个湖北新闻奖,两个中国新闻奖。同时,《焦点》迎来200期庆典。
当然,探索的道路是曲折的,《焦点》这一路走来也异常艰难。曾有一期《黄冈农民画之乡》的报道因画面单一、视觉语言平淡、人物表情做作而被"毙"掉。
一个好的专题,在视觉上应该是有一个好的特写、一个大的场景,在内容上,多幅照片之间要有着内在的联系,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也有记者因画面不尽人意,多次返工补拍的经历。如《生命的大护栏》专题,在第二次拍摄时,增加了背景影像,使得事件更具深度,视觉也由路面拓展到车上。同样的场景,由于运用的镜头不同,视觉效果就大不一样。《一个技术员与18万菜地》第一次拍摄已基本成型,只缺主照片。第二次补拍时用影像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内心,成就了这期焦点的灵魂。
2006年,新栏目《影像点评》诞生了,这是湖北日报摄影部实施的又一品牌战略,尝试经济新闻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影像点评》主要是以图带文,达到画中有声的目的。借助"焦点"的成功经验,运用镜头形象再现的优势,辅以文字解读背景、点评现象,既可发挥图片、文字之长,又避免了长篇大论。几句精炼的点评让过去单一的报道形式立体化、深度化,使新闻信息得以延伸,让单纯的传递新闻信息变为信息和观点的整体联动。
在此,要特别感谢我们的老总为摄影人营造的大环境。摄影记者不用再担心好照片发不出,转而思考如何拍出更多的好照片。宽松的环境让摄影人步入了良性循环,开始走到前台大显身手。
在这痛并快乐的行进中,我们收获很多。摄影记者的思维方式有了全新的改变,整体作战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焦点"和"影像点评"的探索让我们尝到了理念创新带来了喜悦与收获,更加坚定了我们打造摄影品牌的决心和提升摄影队伍素质的信心。
(杨发维系湖北日报摄影部主任)

[字体: ]  [打印]  [关闭]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