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应是真正的沟通
乔新生 刊发时间:2009-08-03 16:13:06 来源:《新闻记者》 [字体: ]

  搜索网站“谷歌”(www.google.cn)因为搜索结果包含大量色情淫秽内容,被政府暂停其境外网页搜索功能和关键词搜索功能。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为此制作节目,采访了一位大学生。这位大学生痛斥这家搜索网站链接色情信息,认为黄色信息害得他的同学“心神不宁”。

 

 节目播出之后,有人进行人肉搜索,发现采访对象是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实习生,舆论一片哗然。中央电视台在本单位寻找采访对象,的确存在诸多造假嫌疑。首先,与新闻记者关系密切的采访对象,可能事先了解记者的主观意图,根据记者的采访需要“配合演出”;其次,采访对象为了使新闻更加逼真,可能虚构事实,从而使节目建立在虚假信息基础之上;第三,采访安排在大街上而不是在办公室,属于典型的“摆拍”,违背了新闻真实客观的原则;第四,没有披露被采访人的真实信息,从而使信息源变得十分可疑。

  新闻记者要想获取真实的信息,必须走上街头随机采访。假如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图,寻找在镜头前表演的采访对象,那么,新闻记者就不是在进行采访,而是在进行创作。新闻记者有权利选择采访对象,也有权利对采访的内容进行筛选。但是,新闻记者不能事先准备台词,让采访对象进行现场表演,更不能强迫采访对象按照记者的思路发表意见。

  在一些新闻节目中,采访对象似乎成了新闻记者的道具。新闻记者确定主题,准备台词,让采访对象在电视镜头前侃侃而谈。这样的新闻作品虽然主题鲜明、思路清晰,但却存在着明显造假的嫌疑。一些新闻记者认为,新闻节目的时长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反映每一种观点。要想使节目紧凑,记者必须大胆取舍,绝对不能拖泥带水。曾经有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不愿配合的采访对象,将他们之间的对话播送出去,结果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打酱油”,几乎成为网络上调侃新闻记者的专用词汇。还有一些记者认为,新闻节目应当追求观点的平衡性。但是,新闻记者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统计分析,假如把不同的观点都呈现出来,那么节目就会成为“大杂烩”。因此,为了突出新闻节目的主题,必须选择那些观点鲜明的采访对象,让他们直抒胸臆。这种借助于采访对象来表达新闻记者观点的做法,也是中国新闻界的惯例。

  不能说上述观点完全没有道理,新闻作品不可能反映社会各界的观点,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采访对象,反映自己的主观价值取向。但问题在于,如果记者只是想借助他人之口反映自己的观点,那么,新闻节目的真实性就值得怀疑。假如为了减少采访的风险,寻找自己熟悉的人作为采访对象,那么,新闻节目就会“穿帮”。

  从“很黄很暴力”,到“心神不宁”,说明中央电视台在制作节目的时候,过分关注新闻节目的主题,而忽视了社会的多样性。对待同一社会现象,不同的群体会有不同的看法。假如没有注意新闻观点的平衡性,没有做到以理服人,而只是以说教式的采访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这样的节目看上去是真实的,实质上却是虚假的。

  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实际上应是一门真正沟通的学问。新闻记者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是,新闻记者必须保证自己的采访活动真实客观。只有当采访对象从内心深处认同新闻记者的价值判断,并且真诚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新闻作品才会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字体: ]  [打印]  [关闭]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