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赛网 | 人民摄影网 | 摄影家 | 学术活动 | 论文荟萃 | 摄影对话 | 青少年网 | 图片库 | 中外旅游 | 摄影器材服务 | 摄影技术服务 | 打假举报 |
中国青年报 实习生 王苗苗 2009-06-10
真情父亲潘泉摄(二等奖)
不知不觉,父亲节又要到了。你是不是已准备好在6月的第3个星期日陪父亲一起庆祝这个只属于他的节日?也许,在朋友的提醒下,或是街边广告的煽动下,你会想起来给父亲打个电话,吃顿饭?不同于母亲将自己的爱诠释成耳边的唠叨,或是准备晚饭的背影,父亲的爱更多的时候则难以具象成某种明确的行动。
提到父亲,每个人脑海都会浮现出一幅有关父亲的画面:抽着旱烟,田间干活,工厂上班,公园遛鸟;提到父亲,每个人心里都有着不同的解读:启蒙,呵护,责任,脊梁;每个父亲心中都会有着为人父最感动、骄傲的故事:第一次给孩子换尿布,和儿子讨论足球,送女儿上大学,参加孩子的婚礼……
这次摄影比赛收集上来的7825幅照片中,不同的人对于父亲有着千差万别的解读。有的人通过职业表现自己的父亲:医生父亲、山歌手父亲、“父亲的艺术”……有的人通过日常的生活画面来表现父亲:背孩子到医院打吊针,陪女儿练习长跑,细心照顾年迈的父母……
在一张参赛作品中,一位年轻父亲的后脑勺位于图片的正中间,整张图片如果对折的话,左右两边可以完全重合。阳光从人物的正面射过来,透过人物的双耳,使这对耳朵几乎成了半透明的桔黄色。这应该是一个小孩子拍摄的父亲,标题为《爸爸的大耳》。照片是在自然光的情况下用卡片机的自动模式拍摄的,构图也很简单,看起来没什么拍摄技巧。但看着他,心中禁不住会有些感动。这是一个孩子视角中的父亲。“爸爸的大耳”,可能就是让孩子觉得很有安全感或者是很能表现父亲魅力的特征。这张照片最终没有被评委会选中,但在看过很多用精湛的phototshop技艺修饰过的影像后,这张照片让我感到了强烈的真实感。我被打动了。
都说新闻摄影中摆拍现象严重,即便此次比赛的主题是“我的父亲”这样一个我们无法更加熟悉和亲近的人,我们仍然看到了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照片。参选的照片中,有不少从技术上讲是堪称“完美”的:完美的构图,完美的光线,完美的环境,有的甚至连照片中非主要人物的面部呈现都很完美。可父亲对子女的爱不会是“摆”出来的,也是无法“摆”出来的。这种爱是时时刻刻存在着的,而子女,如果硬要父亲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爱,会不会太过于残忍和无趣呢?对于父亲,我们是不是不应该打扰他们的正常生活状态,不应该让他们在安排好的表情和动作下对着快门听人喊“1、2、3……好!”呢?
如果对周遭的生活多加观察,我们会发现很多关于父亲的真实故事,哪怕不是我们自己的父亲。这些故事和情感不需要再进行任何造作的处理,就可以打动人心。我曾经见到一份这样的图片说明:“许多乡下老父亲,早年丧妻,含辛茹苦一生,即当爹又当娘,将子女养育成人,各自成家立业,为了儿女们的前程,老父亲甘心情愿留在乡下厮守老家。”这幅照片的作者可能拍摄的并不是自己的父亲,但我们可以从他的文字中读出这个摄影师对照片里面人物真实生活的关注和了解。
精湛的照相技术,是用来锦上添花的,但过分强调技术,照片又会让人觉得不够有生命力。这就好比带着女儿去影楼照艺术照—样,最好的摄影师,近乎完美的灯光和道具,于是有了照片里面漂亮生动的孩子,外人看了都会大加称赞。但只有当你把这些照片拿给熟悉、亲近的人观看时,他们可能会说:“呦,真的是你啊?!没认出来,是挺漂亮的,不过不像你啊!”最真挚的感情其实很简单,不需要修饰。当你发自内心被某种东西吸引和感动时,按下快门,拍出的照片就是最打动人心的。而艺术照处理得越精美,就越让人觉得不真实,真正的情感已经被层层的修饰所隐藏了。
许多人都读过朱自清的《背影》,明明是生活中常常看到的画面,明明是十分简短的文字,却让人觉得感动,因为字字句句都是儿子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回想出生到现在,或许父亲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太多而不能一一记得,但是却累积成了彼此之间深深的情感。节日的意义是让繁忙的我们给团聚找一个借口,其实只要心存这分孝心,对父亲而言,每天都是“父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