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门背后的思考
骆永红 刊发时间:2009-05-12 16:40:03 来源: [字体: ]
    对于人民摄影“金镜头”暨国际新闻摄影中国作品初评,新闻摄影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来自全国各大媒体的2万余幅照片说明了这一点,这或许与2008年这一特殊年景有关,然而质量并非只是与大事有关——新闻现场需要的不仅仅是记录。众多新闻大事件的第一时间抵达并拍摄十分重要,但数千名媒体记者聚焦同一
事件的时侯,快门速度不是第一位,而快门背后的思考成为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
  海量之巨的汶川地震照片证明了这一点。地震发生直至照片评选,这中间评委所经历所感受的悲与痛与寻常读者并无二致,这时让人们记住的并不是惨烈与冲突,而是一些平静画面中所传递的触及内心的感染力,至少日常生活新闻类单幅银奖《废墟上的幸存者》给我这样的感觉,那份平静和坚韧是一种力量。《走出北川》、《众志成城 托举生命》、《母爱·地震》、《芭蕾女孩》等都是这样,他们在各个类别中夺奖。
  正如你所看到的,我所列举的这些地震作品在不同类别中获奖,这仍然不是地震获奖作品的全部。我们不得不承认地震作品对心灵的震颤与触动,但作为一个涉及新闻摄影多个类别的比赛,地震获奖作品出现在八个奖项中,这是欣慰还是无奈?
  来稿并非都是高质量的,一个词语不经意间就从评委口中脱出:良莠不齐。
  在摄影师个体表现上有着这样的情形——有些摄影师手法单一,缺少创新;而有些摄影师极具个性和探索精神。不得不说,相对巨量的参赛作品,这类摄影师作品仍然不多,惟其珍贵,闪出独特的光芒——经济及科技新闻类组照铜奖《合俊玩具厂倒闭》、日常生活新闻类组照《西湖边的一棵树》就是这样的作品,这些摄影师关注新闻的个性化、个人化角度,正在将新闻摄影的外延拓展。
  在类别上同样有着这样的情形——创意摄影类空缺,文化及艺术新闻类单幅空缺。前者与媒体实践有关,国内寥寥几家媒体能够重视并使用此类照片,大多数没有版面和空间;后者则让人始料不及,对于一个文化古国和大国,摄影者所关注的还是在或弹唱或乡戏等常态层面——从内容到手法。组照《北京新地标》试图从建筑层面触摸文化脉络,但风格的不一致性导致其失去摘金可能。更为离谱的是,一组自然环保类组照在描写了森林的满目疮痍后突然以一张裸女而结束,让人始料不及。
  不仅仅是这一组,许多专题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常出现这样的情形:一组7-8张照片中,前面几张风格让评委暗自赞叹,正考虑可以按下表决器的同意键,突然,风格一变,另一种手法出现了,就好似两个摄影师被人为捏在了一起,阅读者很难理解这些专题所要表现的意图,风格的多样化不是以这样的方式体现。更多的问题组照存在(摄影)语言平庸、逻辑混乱、言不达意。
  而这些败笔的深层原因在于拍摄者缺乏对新闻照片的编辑与把握能力。
  摄影师是自己作品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图片编辑。你将使用何种手法和器材来表现你要拍摄的题材,你将怎样整合你所获取的素材并按照怎样的顺序来编辑这组照片,让它最终达到你期待的目的。专题图片编辑的功能在于前期策划参与、中间盯着进程,后期编辑处理,对于你的作品而言,这个角色首先就是你。
  谈到专题多说两句,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五分钟你可能就能短平快地完成一个,而另一种情形,你几十年的关注才得以集腋成裘。孰轻?孰重!日常生活类组照金奖《儿子出生三年间》、图片专题大奖《排队的变迁》就是鲜明的例子,时间成为其厚重的关键所在,这类作品面前,技法技巧变得无足轻重。这两组专题的获奖应该能带来一些借鉴——平凡仍然可以精彩。
  其实获奖真的并非重要,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作品与奖项无缘,但并不能说明作品的价值,恒沙淹没下的有黄金有白骨。这不是作者的遗憾,这是评委的遗憾,所以在首轮淘汰赛时,各评委都把自己认可但没有过6票的提起复议,最少二三十张照片得以挽救。让评委聊以自慰的是这样的补偿性操作稍许降低了遗憾,比如自然与环保类组照《大地伤痕》被挽救后,连连击败对手,夺得冠军。
  但另一种原因的未能获奖却真的让人遗憾,这个遗憾来源于作者自身。图片编辑奖原本是不该空缺的,但没有遵守参赛规则,本该投送十幅的投送了几十幅,甚至有家媒体多投了一幅,这?这?这?原本这些作品都已达到获奖的水准,令人扼腕令人无奈。

[字体: ]  [打印]  [关闭]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