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国看两会新闻照片
 刊发时间:2009-04-12 11:14:28 来源: [字体: ]
我看今年全国两会的新闻照片  
 
 
  2009年全国两会新闻照片的“四点变化”与“背景简析”

 

 
 
  于文国

 

 2009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全世界受到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整体经济明显放缓,各国政府尤其是欧美强国的政府纷纷出招救市,进而呼吁“抱团过冬”的大背景下召开的。这是一次与会的代表委员们从情绪到心态都比较凝重,在镜头面前难以出彩的一次例会。

然而,经济的趋冷、面孔的凝重、拍摄难度的增加并没有阻挡住今年两会新闻照片的整体“趋暖”。综合各个报网已经刊载出来的照片看,至少,以下四种变化感觉明显:

 
一是,网上照片专业水准提升。
自上届两会2003年以来)在人民大会堂一楼大厅里开设了人民网、新华网等网上直播以来,每逢两会期间海量的两会照片就会随时挂在各大网站的首页上。但是,上会初期挂着的那些被冠以 “直播”的照片更准确的说,充其量也就是些“傻瓜记录”而已,与我们业界通常所指的专业水准还相去甚远。那几年在两会现场,特别是记者招待会现场,那些“ 双手高擎傻瓜机,一会站立一会跪、目无旁人紧忙活”的记者大都来自网络。而今年的两会上,网络上的照片无论是对瞬间的抓取还是在角度的选择方面都明显的提升了水准。其中原因大致有三:首先是报网联合体制形成的结果,报网联合后的明显好处就是最大限度地盘活了报网的新闻摄影人才,能够使其在新闻竞争背景下资源共享。其次是网站一批记者的照相设备有了专业化的更新,有了长焦镜头他(她)们也就用不着举着镜头短、快门慢的傻瓜相机,冲到最前排在发言人的脸前晃来晃去了。其三是记者采访经验的积累。经过几年的摄影采访这个年轻的网络摄影群体图像感觉已在迅速趋于专业水平。
 
二是,花絮照片又添新的面孔
两会摄影采访与其他各类采访相比,最大的区别也是最大的难度就是环境固定和面孔不变。而且,就是在这个不变的环境里和熟悉的面孔中,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业界高手在“攻关”不止。自两会开放媒体采访以来的几十年里,人民大会堂里的每一级台阶、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灯位、甚至,在讨论现场的沙发后面(刘占坤的《最佳位置》就是拍摄于两会讨论会现场的沙发背后)都有人拍摄过,因此,想要出新难之又难。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我们还是欣喜的看到了一批富有新意的花絮照片。比方说,新华社记者拍摄的《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场》(马占成摄)、《代表整装见网友》(杨宗友摄)36法制日报2版刊登的《抢时间读报告》(居杨摄)、34中国青年报5版的《瞧他俩被逮了  老谋子偷着乐》(李建泉摄)314工人日报4版的《代表、委员、记者都难当的一次会议》(杨登峰摄)等等,这些花絮新作都是往年两会上没有看到的。
 
三是,代表委员驻地影像增加。
今年的两会明确规定,记者无特许不准到代表委员房间里进行拍照采访,只允许在驻地宾馆的小组讨论会场、宾馆大堂或者接待室里采访。但是,从目前我们在报网上看到的结果是,虽然记者们拍照的范围小了,而驻地照片被刊出的总量较往年却反而在增大。上过会的摄影记者都有体会,在会场里拍照代表委员的动作表情幅度不大,拍出来的画面相对雷同,而在驻地则更容易表现出新闻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光影造型。我们看到今年的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等报纸上,驻地的照片总量明显在增加,这就使两会照片的视觉范围明显的有了拓展。多年来采访两会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一种有益的拓展,也是摄影记者追求两会报道视觉变化的省力之举。
 
四是,人物肖像摄影突破常规。
其实,我国目前两会的摄影绝大多数都是肖像摄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代摄影记者在两会的会场里都曾经拍出过一些优秀的人物肖像作品。大家熟悉的王文澜的《国家副主席荣毅仁》、贺延光的《黄顺兴走向秘密投票点》和我拍摄的《当选总理朱鎔基》等作品都是摄于两会现场。过去,我国传统的肖像作品大都采用构图方式为平视,仰视和侧视等角度。而今年两会,在新华每日电讯365版刊登的《人大代表被“围攻”》(王建民摄)和工人日报395版刊登的《李晓东委员力陈己见》(杨登峰摄)等多幅作品,却大胆的采用了垂直俯视角度拍摄,从而大大增强了照片的视觉冲击力。这也是在往年的两会报道中没有见过的角度。
总之,2009年两会的新闻摄影,由于上会记者们采用的手法灵活多样,使得本次两会的摄影报道有声有色。

……

 
另外,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还是想借机就两会照片而言,重申几句我国几代优秀摄影记者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一些基本共识。即:“两会摄影报道或者说重大会议的摄影报道是属于一个庄重的摄影门类,这与它类摄影有一定的区别。在把握两会摄影报道的分寸时应该注意的是,它既主张影像上的创新,更提倡视觉的品味;它既是照片的传递,更是思想的传播;它主张大胆突破,但又不能夸张无度;它既要求内容新而活泼,更要求记录准且耐看;它追求在平和中有高度、更追求细微之处见观点;它即是摄影记者影像把握、文字功底、体能耐力等专业操作的大比拼,更是摄影记者政治素质、社会责任、职业操守、人文风骨的大展示……。”因此说,能够拍好两会的摄影记者必定是综合素质较高而又善于把握大题材的业内高手。           
                                          
                                              (完稿于2009315、星期六)
[字体: ]  [打印]  [关闭]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