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赛网 | 人民摄影网 | 摄影家 | 学术活动 | 论文荟萃 | 摄影对话 | 青少年网 | 图片库 | 中外旅游 | 摄影器材服务 | 摄影技术服务 | 打假举报 |
摄影家王文澜
摄影家王文波
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今日下午,新浪主持人马骧(blog)特邀曾参与过震后拍摄工作的摄影家王文波、王文澜兄弟做客嘉宾聊天室,与网友讲述当年的经历。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马骧:各位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大家光临新浪聊天室,现在进行的是唐山大地震系列访谈的第三场,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王文澜先生,欢迎您!
王老师今年多大?
王文澜:55岁。
主持人马骧:30年前亲身经历了让我们全体中国人非常难忘的日日夜夜,1976年7月28日凌晨4点32分,那时候您在哪儿?
王文澜:那时候我在部队。
主持人马骧:部队驻扎在哪儿?
王文澜:保定。
主持人马骧:应该是王牌的军队?
王文澜:38军114师
主持人马骧:您知道唐山发生大地震是几点钟?
王文澜:就是那天凌晨一阵,当时营房也是来回晃动,没有塌,就把我震醒了。一看有比较大的地震,当时上午就接到命令,要往地震的灾区抗震救灾,但是震中确定在哪儿还不清楚,就只知道是在东北方向。当时收拾收拾东西,想的也不是很多,就走的比较仓促。
主持人马骧:当时就是听从命令、听从安排?
王文澜:是。
主持人马骧:您当时被通知抗震救灾的时候,您的任务是什么?
王文澜:摄影。
主持人马骧:并不是动手去进行救援或者挖掘的工作,是吧?
王文澜:对。
主持人马骧:76年我1岁,完全没印象了,但是我想那段时间给您的印象一定非常深刻,也被无数次问起过。
王文澜:对,因为1976年是中国政治这种历史上最关键和最多灾多难的一年,年初周恩去世,四五运动,然后朱德去世,唐山大地震,毛主席去世,年初和年尾很多大的事件接踵而来。
对于我们在历史事件、天灾人祸的漩涡,惊涛骇浪之中,当然是很多亲身经历的事件,当然到现在也很难忘记。
主持人马骧:现在说起来让您印象深刻的最惨的画面是什么?
王文澜:可能经历一个很剧烈的振荡以后,整个把人类社会的断面给扯开了,所以肯定是很多很血腥的场面。
主持人马骧:像这样的镜头您用相机拍了不少?
王文澜:这样的镜头很难按下快门。
主持人马骧:有朋友问,当时您手中拿的是什么机子?
王文澜:当时手里是一个长城的135相机,当时也就卖80元钱,还有一个海鸥双镜头反光的120相机,是4C,是上海出的。
主持人马骧:那您的设备当时相当不错了?
王文澜:镜头也不错,那个卖130元钱。
主持人马骧:这些还保留着吗?
王文澜:后来这些都交给部队了。
王文澜:唐山市区是一种原子弹爆炸以后的场面
主持人马骧:什么时间到的唐山?到了什么地点?待了多长时间?
王文澜:我们接到命令就往东北方向赶,28号傍晚就进入天津的郊区,就看着可能有一些灾情比较严重了,但是震中还不在这儿。
主持人马骧:这时候坐的是军用卡车。
王文澜:解放牌卡车,一直往唐山那边开进,夜里又下雨,桥梁又震段,所以我们部队的工兵架桥铺路的让车通过,所以第二天凌晨天蒙蒙亮赶到了唐山的南边,这时候已经感觉到到达了震区了,都是坍塌的房子,那会儿房子多,还没有进入市区。这时候有一些人们就赶着马车把尸体开始往外拉了。
主持人马骧:这是当地的群众?
王文澜:当地的群众,盖芦苇帘、竹席子,我们感觉恐怖的气氛就来了。
到了天亮以后我们就进入了唐山市区,当然这种场面是一种原子弹爆炸以后的场面,当然死的人有很多了,活的人也都是表情比较平静还是麻木这样的。
主持人马骧:不是说一种歇斯底里惊恐的。
王文澜:不是,已经过去了,因为已经经过了20多小时。
主持人马骧:将近30小时。
王文澜:对,这样的,当时人们穿什么的都有,因为当时很热,所以也有很多我们看着从商店里边分发出来的用于遮体的衣服,而且包括很多秋衣、裘皮都有,所以很奇特的现象。当时想拍,但是就觉得人们这种表情,就是威慑让你好象…
主持人马骧:您到市区的时候到现在一直没有按动过快门,是吗?
王文澜:没有,后来觉得也应该按一按,因为除了宣传报道应该要留一些资料,像一些断裂的地裂、断的桥梁、楼房预制板夹着的尸体。
因为当时街上比较引起骚动的可能是抓一些偷窃的、抢劫的,因为当时部队刚一进去就介入了治安,因为光靠当地的群众是不行的,所以部队也就把他们的这种纠纷、这种是非给接过来了,因为当时部队嘛,解放军的威信还是最高的嘛,当然也有一些冲突,但是慢慢的随着前一两天把一这种局面都控制住了。
主持人马骧:也就是说您刚进入市区,在29日白天的时候您所看到的场景除了人们麻木、除了一片瓦砾或者说血腥的场面之外相对比较混乱?
王文澜:骚动吧,不是一个接一个,反正有,一会儿这边来一个,一会儿这边来一个。
主持人马骧:是为了食物和水的打砸抢还是为别的?
王文澜:都有。
因为那会儿有一些活着的人可能没受到什么伤害,有趁火打劫肯定是有的,当然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就是那些没有死去的这些轻伤员、重伤员,这些是我们所无能为力的,因为我们那个部队主要是去抢救…
主持人马骧:还在瓦砾堆里的人。
王文澜:对,剩下逃出来伤了、砸了,都在马路上躺着、待着的,得等着医务人员就是我们后边的这些人去,所以那会儿这些伤员或者他们的家属都拽着我们说救救我的亲人、救救我的孩子,我们看着有很多小孩脑袋被砸伤了以后都肿了好大好大,但是我们只能安慰他们说医务人员会来的,会把你们救活的。
当时进去以后,一个是要去做这些工作,第二个,是选择我们的驻扎地,安营扎宅,可能后来是选择河北矿业学院的一个的体育场边上,那块比较平坦,然后扎下来以后各个部队按照团营连排的就开始工作了。
资料图片:文波文澜在唐山机场重逢
唐山丰南地裂现场
资料图片:埋压13天的卢桂兰被救
主持人马骧:大概第一天拍了多少张照片?
王文澜:后来我算起来总共也没拍多少卷,可能总共也就10个卷,所有的。因为到哪儿去以后,带的胶卷本身也不多,而且我的习惯好象也不是像现在咔嚓咔嚓,现在数码没关系我一张一张的拍,也不怕费电,这是一个习惯。
后来拍摄之余又帮着他们挖这个那个的,因为进去以后基本上生活用水都是用他们游泳池里的水,没有自来水了。所以可能带的一些大蒜、白酒,白酒可能还是跟当地哪里去弄的,白酒能够消毒嘛,吃大蒜嘛,饭简单的吃,但是慢慢因为没有洗、也没有消毒,所以反正我是染上了好象疟疾啊,也说不清楚,就是一个礼拜以后。当到一个礼拜的时候被埋压、抢救出来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到第七天又刨出来活的人,到第八天又挖出来一个,这时候我就病倒了。
病倒以后每天要拉二三十回,最后拉的肠液、胃液也止不住,当时也就是在坍塌的楼水泥面上盖的账篷,账篷外面都是苍蝇,下面的也都是尸体,因为那会儿尸体非常多拉不出来,只能就地掩埋。
当时的卫生状况非常差,而且到三天以后就开始有味道了。
主持人马骧:是腐尸的味道。
王文澜:对,然后我们戴口罩,有条件的就戴防毒面具了,因为天气很闷热,到夜里下暴雨,白天暴晒,所有的尸体就开始膨胀、腐烂,活的人在那里面也没有消毒条件很好,所以战士们非常艰苦,在一个固定的区域里面还在废墟里面折腾,你想尘土、湿的液体都在身上,没法清理,还要吃饭。当然我那会儿可能是属于抵抗力比较差,然后就耗了三天,也就不行了,因为没药,可能也产生抗药性。这时候一个山东医疗队的他们进来了,他们不但抢救当地的伤员,也对不对的伤员予以救治。
王文波:一上午挖了9户人家全部遇难
主持人马骧:很多关于地震的故事大家都是从书籍当中得到的,我们今天请到的两位嘉宾,他们当时就在现场。另外一位嘉宾王文波先生已经就坐了,欢迎您。
刚才我们和你弟弟在一块聊了他进入到唐山市区的情况。您到了唐山以后,现在想起来,看到的最惨烈的镜头和情况是什么样的?
王文波:最惨烈的镜头还是非常多的,当时我们强行军,在7月29日的凌晨5点钟,开进唐山市区。
主持人马骧:当时不是在一个部队?
王文波:我们都是在38军,我是在112师宣传队,驻地是在河北高碑店,我弟弟驻地是114师,在河北的定县。
我们赶到唐山以后,我们接到的命令震中是唐山,但是我们想象不到唐山到底是什么样,所以我们在出发的时候什么工具都没有带着,我们是宣传队,我们就带着手风琴的乐器和背包,原来计划可能是三五天就能回来,所以说在强行军井队许多障碍以后,就是桥梁断,最后原本二百公里的路程走了将近19个小时,在29日的清晨5点钟我们才陆续开进唐山。
映入我们眼帘最惨的第一个印象是,整个唐山建筑物全毁了、全平了,老百姓住的楼房也好、招待所也好、医院全平了、全塌了。在开滦医院我们看见了,开滦医院是7层楼高,塌了以后就形成了一个斜坡式的坟墓一样,就是三楼和四楼中间全都是夹杂着里边的病员,身体倒挂在楼层的中间。有的还打着吊瓶,半个身子探到外边,可能当时地震一刹那的时候想要逃出来,因为是四层楼,一层到四层全都塌了、全平了。半个身子探到外面,吊瓶还吊着。有的是在蚊帐里边,可能吊在窗外。
我们看了以后没法救,因为我们一个是上不去,第二,我们也没有工具。还有的惨状是,居民的住房,楼房有的是四层楼,多一半塌了,多一半塌了在楼的预制板的中间还夹着可能当时要逃生的人,在整个逃生一刹那的时候楼塌了,塌了以后双脚被两个预制板紧紧的夹住。
主持人马骧:就出不来了。
王文波:下不来了,就在两三层楼高的样子,预制板夹住以后整个半个身子就吊着,头发披散着,这是一个三四十岁的母亲的遗体,就在上面挂着。预制板多少吨重,我们也上不去,因为我们也没有吊车,来的时候我们工具因为什么都没有带来,我们就是在平地上还相对比较平缓的地方刨、挖,找幸存者。
主持人马骧:当时您拍到的第一张图片是什么样的?
王文波:因为我是112师宣传队,我专门是手风琴演奏员,我们接到的任务是马上抢救生还者,抢救生命财产。所以我们在参与抢险的时候,在寻找的时候,当时车辆开到唐山以后看到这些惨状,我们得到的命令就是,马上各自组成战斗小组,马上抢救生还者。
平方按理说平常走在居民区里的时候,看到的都是比你高多半个身子两三米高的房子,现在我们看到的整个居民区就是我们眼前看到的屋顶,没有象样的房子了。
主持人马骧:您还有印象吗,在第一天抢救的人当中,比如我们抢救的人当中还有多少人还健在的?
王文波:我们抢救最艰苦的时候,就是29日的上午,一路行军,我们挖了差不多8户、9户的人家,没有找到幸存者。
主持人马骧:都遇难了。
王文波:一家一家的全遇难了,因为我们是宣传队,我们负责了一个区域,我们当时是112师政治部,我们师政治部司令部机关,我们是负责一个区域,我们那个区域路南区的整个一个平房区,我们挖了9户人家,全遇难了。
主持人马骧:第一个还健在的人…?
王文波:差不多三四十个遗体,我们一俱一俱清出来放在路边。作为战士看到这个情况以后心情非常沉痛,因为我们不管有没有生还者,我们哪怕有1%的可能也要用100%的努力去挖掘去。
主持人马骧:今天王老师带了一些资料来是吗?
王文波:对。
主持人马骧:我们看一下。关于灾难的场面有吗?
王文波:有。各个团接受到的任务都是非常惨烈的,最艰难的地方,全都是这些战士们冲上去了,清理尸体,挖掘尸体。
在寻找幸存者的时候不断的挖出来是尸体,清出来尸体以后这些战士就怀着最沉痛的心情就把遗体包裹好,扛着、抱着、抬着运到一个地方,越往后的几天酷暑啊,三天以后,尸体腐烂的臭味,一开始还没有防毒面具,战士们就是戴着口罩,把口罩喷上酒,然后去挖掘这些遗体。
主持人马骧:还有没有大家没看到的?
王文波:有,我们原来计划要配合30周年纪念活动出一本策划,同时要搞一个展览,这个展览在唐山后天就开幕了,我们后天要去唐山参加这个抗震30周年摄影展览,因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图片。
一直最惨烈的,让人看着最伤感的,我们尽量都不往外提供。
主持人马骧:可能是画面实在是…
王文波:就是尸体啊,战士们挖掘尸体时候的镜头,我们有的战地摄影师们就给拍下来了,我们想如果有合适的时机,我们可以提供出来。
王文波与30年前救助的地震孤儿在唐山会面
主持人马骧:好,我知道现在电脑前有非常多的网友正在和我们的嘉宾进行沟通,听到了我们两位嘉宾给大家讲述的非常珍贵的他们的经历,也许您经历过那个年代、也许您那时候还没出生、也许您就当是在唐山,我们一起回顾那时候的情况,我想最鲜活的印象应该来自那时候的资料,我们想先看一看王文波先生手中的相册。
王文波:我要给您讲一个故事,您刚才提出来给我们印象最深得就是仍然活着的人、健在的人,因为我们在挖掘的时候我们宣传队没有挖出生还者,但是我们其他的友邻部队他们却挖掘出来,救出了不少生还者。同时还有这么一个故事,我们救助了一个小姑娘,当时在30年以前的时候我们救助了一个小姑娘,这个小姑娘30年以后我又找着她了,找着她我们又在唐山会面了。30年以前我拉着她曾经在唐山照过一张相,30年我又找着她以后又照了一张相,我就想讲一讲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这个小苗焕的故事。
主持人马骧:她是一个孤儿。
王文波:对。这是30年以前的小苗焕。
主持人马骧:这是在水里?
王文波:我们在唐山海边照的,我们带着苗焕一块去慰问演出。
主持人马骧:您还记得这是什么时候吗?
王文波:这是1976年9月中旬的时候。
这是我们去年重访唐山的时候又找着她了,我们又在大海边照了一张相。
小苗焕是在地震的当天她父母都遇难了,她父母为了把这几个孩子救出来很不幸全都遇难了,她们还剩四个姐妹还有一个小弟弟。这五个孩子在一个礼拜以后的时候我们有一个335团三连,专门负责小苗焕家这个区域里边抗震棚的建设,负责搭建抗震棚。三连是革命光荣传统的连队,曾经在著名作家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原型写的就是三连,现在这个连队也参加抗震救灾的时候负责了小苗焕他们家整个居民区抗震棚的搭建工作。
有一天下大雨,班长带着两个战士一块巡视搭建抗震棚的情况,到小苗焕家发现漏雨非常厉害,他就把雨衣脱下来给她们盖上,因为她们知道几姐妹的父母都没了,后来班长把雨衣给她们盖上以后又冒雨巡视了一夜,看着哪个房子漏雨就想办法补上,在苗焕家把雨衣脱下来就给盖上了,班长第二天早晨因为淋了一夜结果他感冒发烧了,四个姐妹一听说解放军为了她们病了以后,四姐妹商量了以后,她们家地震以后还剩下四只鸡就杀了,就洗得干干净净的去连队看望解放军。这时候三连死活不要,不能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但是四姐妹对解放军这种深厚的情谊非常受感动,他们就把这个鸡炖好又送还给了四姐妹,她们哪能收啊,又把几汤端回了三连,四里面的老四叫小苗焕,会唱歌,就跟连队的战士们深情的唱了一首《我为亲人熬鸡汤》,就是沂蒙颂的主题歌,就说蒙山高,雨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蓄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水河,情深谊长,愿亲人早人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她唱完这首歌以后感动的战士们热泪盈眶。
高副政委马上把这个故事讲给了我们的连队,因为我们连队这时候进入了创作阶段,准备更好的节目慰问大家,我们当时非常受感动,一边讲我们这些战士们,因为毕竟是十来天了艰苦奋战,我们看到的都是唐山人们受的最大的苦难、最大的死亡,这时候听说了这个小苗焕的故事以后就说了师党委决定让小苗焕参军入伍就到我们连来了,那时候我们等待小苗焕的到来,我们住的都是参军的账篷,苗焕来了以后,一看瘦小的姑娘,非常可爱,能有这样一个思想精神境界,就是为解放军送鸡汤,而且还唱了一首深情的歌曲,我们当时也一块给她进行了乐器伴奏,让她再唱一首,因为我们正在编排节目。她一边唱,我们一边伴奏的时候,她唱到了最高潮,愿亲人早日养好伤,这时候在场的我们的战士们全掉泪了。
她父母地震中已经没有了,但是我们把小苗焕作为英雄唐山人民的化身,所以马上她到了我们宣传队以后跟我们一块进行活动,大家都非常喜欢她、关心她、爱护她。所以当时我们一块到唐山的大海边,正好慰问那里灾民的时候,正好苗焕跟我们一块活动,我领着她照了一张相。
主持人马骧:所以两张照片的对比。
王文波:我就想回来再找着她,正好去年的时候找着她了,找着她以后我们又在原来的地方照了张相。后来她就在唐山电视台,在抗战纪念碑前面,我们重返唐山以后在抗战纪念碑前面又拍摄了一套节目。我们轮流上去讲述,讲述的时候轮到我们四个去讲述了,这时候我就说,我要圆两个梦,一个梦就是要看一看我30年以前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今天发生了什么变化,一看确实新唐山已经现代化的唐山了,30年以前的废墟已经荡然无存。唐山人民的精神面貌,整个的唐山确实是改革开放以后的辉煌令我非常的钦佩。
主持人马骧:还有一个梦呢?
王文波:要找着30年前我们救助过的小姑娘,小苗焕。每当我一讲到小苗焕的时候,心情很…,当时现场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当时采访我的时候我又讲了一下小苗焕的故事,为解放军送鸡汤,她的故事传遍了,当时我们38军一共是2万多参展部队的指战员全都知道了,包括王文澜他们部队114师,他们也都知道有一个小苗焕的故事,为解放军送鸡汤,为我们38军的335团。当我在纪念碑前面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说我圆第二个梦找到小苗焕的时候,正好小苗焕在下面,跟着我们一块活动。然后我就跟主持人说,我说是不是能让小苗焕上来跟大家见见面。当年她是11岁,29年过去了,她情况怎么样呢,是不是能够跟大家见见面。这个时候主持人就把小苗焕叫上来了,主持人就说苗焕那你见着当年救助你的亲人解放军是什么感想呢?她已经开始泣不成声了。这个时候主持人,一看她哭了我也是动情的落泪了,然后就说让你和当年的亲人拥抱吧,她于是就扑我怀里了,这时候就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当时我们把她接到部队以后,因为她当年太小了,是11岁,还得要上小学,我们宣传队有那么几个女兵同志处处关心她,给她改衣服,因为她太小了,没有合适她的衣服,这时候给她缝补衣服、改衣服。
我给你看看她到我们宣传队以后后面的几个镜头,这是当时我们宣传队在她的抗震棚前面照了张相,这是小苗焕跟我们的战友照的相,这是小苗焕参军以后在我们部队的营房。
主持人马骧:当时那么大的天灾,有很多孤儿,她也是其中之一,我想她是非常幸运的,首先在那场灾难中存活了下来,其次又碰到了解放军,所以有了刚才您的动人的故事。这段时间我们的网友也很有感触,有很多问题。
王文澜:为活命喝稀释碘酒治瘟疫
网友:听说死了20多万人,有多少人幸存,嘉宾能否知道?
网友:很想看到王文波先生说的我们没有看到过的图片资料。
王文波:可以。我想说一下网友刚才提的问题,在唐山大地震期间军队是10万人,海陆空、工程兵、铁道兵,各兵种一共是10万人到唐山营救,各种救援的车辆是2万多辆,救出幸存者12245人,唐山机场起落飞机2885架次,也就是说在半个月的时间里边,因为是从地震后的第三天,一开始伤员都是往郊区运。
主持人马骧:我打断一下,您说1万多抢救出来的幸存者,是我们从瓦砾中挖出来的,还是整个唐山市有这么多幸存者?
王文波:就是连挖出来,主要就是在抗战部队到达以后救出来的幸存者一万多人,当然如果说咱们当时要有更先进的、更及时的救援工具或者救援救生犬,要是能够找到,起重机、吊车,更现代化的电锯,可能还能救出2万人来。
主持人马骧:当时的条件有限,两位嘉宾所在的部队有没有指战员的身亡,因为抢救?
王文波:我们部队一个礼拜瘟疫起来以后,我们部队有得病可能是没有抢救过来有牺牲的,可能是335团还是哪个团,就有一个战友病了。因为他们当时是太艰苦了。
主持人马骧:卫生条件也差。
王文波:卫生条件太差了。
王文澜:当时我也是病号之一,如果不救的话就死了。后来我讲有一个山东医疗队的,他说你要想活的话我有一个土方子你可以试一试,我说什么土方子?说把碘酒稀释了喝下去,我说那不都烧坏了吗?他说那就是烧啊。
主持人马骧:就是牺牲肠胃功能的代价。
王文澜:因为现在没有办法了,就得用非常的办法对待,靠身体本身的抵抗已经不行了。
主持人马骧:您喝下去真的就好了?
王文澜:后来我尝试着喝,稀释以后喝,因为嗓子这儿往外喷,喝不下去,说那就等死。那会儿也年轻,现在想起来一口一口那么把碘酒咽,感觉比较烧,每天喝两三次,有两三次就止住了,就是这种非常的办法。
主持人马骧:其实是很幸运,也很危险的。
王文波:他得疟疾了,我也得疟疾了,我比他稍微轻一点,但是得吃不下、拉不出来,恶心,最后我们野战医院的大夫,也是给我注射碘酒,就往我小腿上穴位注射,还有往我肚子这里直接注射碘酒,然后三天以后倒是好了,然后马上继续参加抢险的战斗。
王文波展示唐山地震后的资料照片
主持人马骧:这段经历非常不容易,我们见到的相关资料也不是特别多,刚才网友也提出一点希望,说希望能看到一点我们没有看到过的资料,不知道王文波先生能不能给我们展示一些?
王文波:可以。
这个是解放军在现场进行抢险的照片。
主持人马骧:后面是一片瓦砾。还在屹立的房子?
王文波:那是在废墟上面搭起来的抗震棚。
这个是我和王文澜我们正好在唐山机场相遇了,我正好拉着一车一车的伤员往飞机上,其中就是伤员之一,这时候王文澜就在下边拍了一张,中间戴口罩这张是我,拍了一张戴口罩的。
还有一张,我们宣传队在转入了解放军慰问唐山灾民的时候,我是拉手风琴,我们男声小合唱在鼓舞士气的时候,王文澜在旁边又拍了一张,拉手风琴的那个就是我。
主持人马骧:王文澜先生因为是摄影师,所以永远在镜头后。
王文波:对。
主持人马骧:有没有我们刚才说到的动人心魄的比较惨烈的照片?
王文波:有啊。因为我当时是宣传队,这是我拍的,我们宣传队有一个女兵叫杨海燕,她是最艰苦的时候、最艰难的时候都闯过来了,刚到唐山以后她也负责抢运伤员,给伤员爆炸,抢救伤员的这些战斗,作为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兵能够跟男兵一样冒着酷暑抢险,这是我们慰问演出的时候我给她照的相。
主持人马骧:我们现在看到的图片跟历史的图片有类似的地方,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大多数都是人民子弟兵部畏艰险抢救伤员的情形,这些我们毋庸置疑,可能因为当时的历史场面我们见到的很少。
王文波:这是我们更初期的了,这是我们师的一个摄影干事叫孙福安他拍摄下来的。
主持人马骧:直接用手在挖瓦砾救人的场景。
王文波:对了。
主持人马骧:我们看到在瓦砾堆的表面上都是我们的指战员和幸存者。
王文波:对了。
主持人马骧:可能下面已经有很多不幸遇难的人。
王文波:在边上,这边我们在寻找遇难者,一边挖一边寻找。
这个我们当时是在危楼,在找寻有没有生还者。
主持人马骧:在这样房间里人都幸免于难了。
王文波:我们当时去的时候看到开滦地区招待所,窗户上就绑着单子,有的幸存者从上面蓄下来了。
主持人马骧:所以这个楼当时还算结实的。
王文波:这个楼塌了四分之三,四分之一在那儿立着,也就是说立着四分之一的人里面侥幸活下来了,最后塌下来的我们335团负责清理尸体,揭开一层预制板就是五六俱尸体,这样战士们又冒着酷暑给他们包好,然后背下来、扛下来,最后掩埋。这是开滦唐山地区招待所,住着有500多人,遇难的400多人,也就是几十个出来了。
主持人马骧:而且他们应该是幸运的,因为毕竟有四分之一的楼没有坍塌。
王文波:我们当时进到唐山以后确实看到了很多场景,特别惨,还有路上就有穿着裤衩的背着出差的包,说我刚从楼上下面,侥幸没有给砸到里边,从楼上面爬下来了。相仿塌的地方,有的时候预制板一塌以后逃生的人正好靠着墙正要走的时候,预制板一塌正好把人拍在那儿了,拍扁了,等我们的战士清理残垣断壁的时候,一揭开预制板扁的人倒下来了。尸体确实脑袋砸烂的、脚砸断的、肚子钢筋戳进来的,各种各样的全都有,但是我们当时的解放军战士已经完全忘记了恐惧,没有恐惧,一个心思就是救人。
主持人马骧:目睹了灾难之后对后来的生活还会有影响吗?还会梦到那时候的场景吗?30年过去了,也许好一些了?
王文澜:我想梦里面不会再想到这些东西了,是因为这些东西已经都留在我们的镜头里面了,而且当然我们现在回头看30年前的事情主要是为了解决以后的问题,我们要往前看,当然唐山大地震给所有的人留下的启示都是应该进一步的尊重科学,就是用这种科学化来研究分析自然界的东西,做好进一步的围绕着地震一系列的灾害,还有火灾、水灾,所有人类的救生久远工作,把它能够提高到一定高度,预防为主嘛,指导我们今后的避免新的灾害,减少危害。这样更多的从人性化方面来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主持人马骧:防患未然最重要。
王文澜:对。
主持人马骧:王文波先生。
王文波:我感觉最初期的时候,一直到现在,尤其是在每年7月28日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来当年唐山整个残垣断壁那种一片凄惨的情况,在当时的时候确实有楼房也不敢进去,甚至于平房,因为我们当时回北京以后整个北京也全都是从居民平房里出来了,也搭了抗震棚了,但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建的楼房,够是国家、政府建房子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抗七八级地震的,最起码从建设方面相对两说住房会安全多了。
主持人马骧:这种情况得刨除豆腐渣和伪劣工程。
王文波:前几年还有一些豆腐渣工程,咱们的军民都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但是我想最起码咱们现在在北京居住的时候,高楼大厦我还是想住在中层稍微下边点儿,因为老有那种高层建筑倒塌的感觉,而且老房子尽量的回避一下。尤其是胡同里边的房子,由于是危房,更得要注意了。
主持人马骧:我们非常感谢两位先生做客我们的新浪嘉宾聊天室,希望你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也谢谢网友的参与,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系列访谈明天的3点多4点钟将进行第四场,希望您继续关注,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