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激活新闻摄影
黄春华 刊发时间:2008-09-09 21:20:05 来源:本网 [字体: ]

  

  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我们经常说要“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常说要为摄影记者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但真正做起来,许多人却仍是停留于授之以鱼,只解决他们的“三餐之需”:缺器材时就买一批相机,图片用得不好时就找编辑开开会,没图片时就给摄影记者加加分,施施压

……能否给新闻摄影一个自我持续发展的机制,让他们不需再依赖喂哺,不需再因为弱势而“享受”扶持政策?这,就要求报社管理层从观念上实现转变——改“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要对摄影记者授之以渔,首先要了解他们最需要什么。

  摄影记者能否摆脱对文字记者的依赖,关键取决于其掌握的新闻信息是否充足。这种依赖表现在新闻摄影的配图化、独立作战能力的欠缺等。目前,各报社文字记者的分线分行业较为细致,而摄影记者的分工则相对松散,加上摄影在社会上的受重视度远不及文字,因此,摄影记者在掌控新闻信息方面处于劣势。然而,越是缺乏信息,就越难实现主动出击单兵作战,新闻图片的质量就越是难以得到提升,摄影的地位就更难得到认可,于是,摄影记者得到的新闻信息就会更加少,长此下去将逐渐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机制上解决摄影记者信息渠道的不通畅是实现“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核心问题之一。

  当然,摄影记者还需要培训、学习等提高技术水平的机会,需要一个能使自身价值得到认可的工作环境,需要一个能充分交流、共同探讨的业务氛围,这些,都是摄影记者们扬帆出海打鱼所必需的。

  从机制上授之以渔

  了解到摄影记者的需求,就要从机制上保证这些需求的满足,而不是隔三岔五地喊一喊要重视摄影,然后解决一两个小问题,就算是做到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因此,新闻摄影的发展要具可持续性,运作要进入良性循环,要让摄影记者在订立的体制下能充分发挥潜能,实现自我成长。这样,即使不特别强调,图文并重也能在报纸上处处得到体现。

  作为报社的政策制定者,应该从本源上下功夫,对新闻摄影从机制上授之以渔。

  1、信息来源保证机制

  信息是摄影记者的指南针,丰富的信息来源是摄影工作事半功倍的保证。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整套的信息收集和信息传递机制,让全体采编人员共享信息,让信息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

  中山日报社2005年在子报《中山商报》作了一个新尝试:设立新闻信息平台,汇集、共享信息资源,使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在信息上实现对等,收效显著。

  这个新闻信息平台的支柱为一项很简单的制度——新闻部全体编辑实行轮值,每天早上把所有记者正在进行的工作和准备进行的采访、策划等登记列表,并向所有记者公布备查。这些资料加上热心读者的报料就构成了当天以至近期的新闻信息库,每天,记者们都可以通过这个信息库调整自己的工作,摄影记者们更是如鱼得水,由此挖掘出更多的新闻线索。当然,值班编辑、主任更可以通过此信息库判定哪些采访只需文字记者,哪些更适合于摄影来表现,哪些需要双管齐下,或加派人手把新闻做大做强,然后马上进行调兵遣将。将来,随着中山日报社户外办公系统的开通,记者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查阅信息库。自从有了这样的信息保证机制,《中山商报》的新闻图片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得到了大大改善,封面主打照片更有内涵,更具视觉冲击力。

  2、编辑对口联系机制

  以上信息库里的只是未经加工的原材料,属于“胚料”,要变成新闻策划,还要靠摄影记者的“个人奋斗”,对这些“胚料”进行筛选、分析和整理,因此,报社在信息供应机制的设置方面,还需考虑给摄影记者提供经过“精加工”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编辑(文字编辑和图片编辑)、新闻部和摄影部主任、图片总监等,目前较为实用可行的就是编辑对口联系机制。

  在《中山商报》,每一个摄影记者都有粗线条的分工,并与相应的版面编辑对口联系。编辑有了新的策划思路,就会与摄影记者商量如何用摄影手段来表现主题。中山日报也同样如此。最近,中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新闻部编辑与摄影记者互动合作,一举推出了“文明中山”摄影专题6个全版,得到了市领导和广东读者的一致赞赏。

  3、文字、摄影互动机制

  文字与摄影不是两个割裂的领域,两者之间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因此,必须在机制上保证文字和摄影的互联互动。在《中山商报》,一个摄影记者与3-4名文字记者结成对子,他们跑的线相同,也就有了共同语言。他们每周碰头多次,总结前期经验与教训,互谈下阶段工作计划,共出点子,互相完善。这种关系不能单靠自发形成,需借助报社的相关制度。

  二、培训胜于加薪

  既然是授人以渔,就要在技能上给予摄影记者相关的培训,使之终生受用。加薪不一定能持久享有,但技能却是长远之物,是自我发展的“登山索”。

  1、理念灌输

  对于一名记者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理念,理念决定了他(她)对新闻的理解,也决定了新闻的表现形式。对于摄影记者,不同的理念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以致在拍摄对象、手法、角度等方面都会产生差异。

  理念的培训难度较大,因为这是一项综合的素质,没有明确的标准,也没有现成的教材。如何培训?中山日报社的经验是,由图片总监定期组织摄影记者开展研讨活动,一起观看国内外著名图片社的最新佳作,一起观看近期各大报章精彩图片的剪报,一起评点,并琢磨拍摄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及拍摄意念。各人畅所欲言,直抒己见。这是一种沙龙式的活动,以求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

  2、触觉训练

  新闻触觉是一种感悟,只可意会不可言全。能不能抓拍出好作品来,往往就取决于新闻敏感性强不强。从稍纵即逝的场景中凝固住精彩的一刻固然需要敏锐的触觉,但许多人熟视无睹的场景只要稍稍改变角度也会变成一幅绝妙的新闻摄影作品,这种发现更是因为新闻鼻在发挥着作用。中山日报社为锻炼摄影记者的新闻敏感,经常开展一种“看报纸、找线索”的强化训练,要求记者在报纸的字里行间找出新闻线索来,并转化成摄影语言。如有记者看了中国网民超亿户的文字报道后,马上就联想到要拍摄一组“互联网与中山生活”的图片报道,并罗列出7-8个可能拍摄得到的情景,想好了角度和表达方式。

  3、术培训

  有了思想,有了新闻敏感,要当一名优秀的摄影记者,还要在技术上过硬。技术培训相对容易,一般是针对新人而设,由浅入深,并在沙龙研讨会上对佳作进行技术评点,较复杂的技术就是在一幅幅经典作品前传授出去。

  4、实战演练

  最能考验摄影记者的就是对重大事件的采访。这种场合往往要求记者在短时间内作出判断,作出选择,快速构图,还要应对突变。因此,多为记者提供重大事件的采访机会,让他们在实战中不断成长,是一种重要的培训手段。第十届全国运动会2005年10月12日在南京开幕,中山日报社共派出了4名记者赴宁采访,其中摄影记者2名。为什么要如此重金投入?培养人才是重要原因。

  天高任鸟飞

  1、人人都要懂摄影

  摄影记者需要理解。不懂摄影者无法明白,为什么摄影发烧友为了一个好角度会不顾自身安危,为了一束光能呆等几个小时。理解了,就有支持,因此,为摄影记者营造一个宽松、理解的工作环境也是“授之以渔”的做法。人人都理解了,又何愁没有图文并重呢?

  随着数码照相技术的迅猛发展,数码相机如今已是相当普及,在报社采编部门提出“人人都要懂摄影”正当其时。大家都拍摄过,成功过,失败过,对比过,才知道一幅视觉冲击力强、思想内涵丰富的新闻摄影作品的确来之不易,才能真正理解摄影记者的价值所在,理解他们的甜酸苦辣,这样,摄影记者的工作就会更加顺利。

  2、摄影部不能撤——业务氛围千金难买

  近年来,许多报社撤消了摄影部,把摄影记者归并到新闻部或采访部,这种做法好不好?其实,那些撤了又重组摄影部的报社已给出了答案。

  摄影部是一个管理机构,同时又是摄影记者探讨业务和交流的场所,大家经常谈经验,想题目,互相促进,气氛浓烈。这种氛围能化成主观能动性,引导摄影记者自己去学习,去提高,去探索,因此,保留摄影部也是“授之以渔”。

  3、绩效评价要客观公平

  新闻摄影能否健康发展,还取决于绩效评价制度的公平、公正与否。过去“重文轻图”的思想还在影响着许多报社的绩效评价机制,因此,头版的一张主照即使拍得多么优秀,往往也比不上头版二条的文章高分,即使偶尔排在头条的位置,也别想与文字稿享受同等待遇。因此,这种潜意识的轻视必须被彻底铲除。

  《中山商报》从2005年起全面改革了绩效评价制度,其中一项就是正确评估摄影作品。如封面照片,普通的有50分,相当于一篇综合版头条或二条文章的分数;优秀的从80分到160分不等,相当于甚至高于要闻版头条文章的水平。绩效评价是根指挥棒,自改革后,《中山商报》的封面图片成了摄影记者甚至文字记者争夺的目标,稿件多了,挑选的余地大了,质量提高了自不用多说。

  (黄春华为中山日报副总编辑、《中山商报》主编)

[字体: ]  [打印]  [关闭]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