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滩”是高原高寒草甸独有的生态恶化现象,因气候变暖、过度放牧、鼠害泛滥等原因,草场严重退化,在风蚀等影响下,形成黑褐色“秃斑”状裸露土地,像“癌症”一样扩张,进而影响到整个草原生态。
“牧民参与式种草”的相关实践,其原动力来自于牧民对草原生态安全的警觉,从而由“爱”与“责任”转化为一种自觉原始的使命。四川若尔盖县的草原牧场,正经历着一场由政府主导,学术支持,牧民主动参与的草原生态治理的黑土滩复绿行动。
2021年4月24日,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麦溪乡噶沙村草场,牧民们正在为黑土滩播撒草种。
牧民多吉才让,50岁,负责播种。根据计划,当天50位牧民对近300亩草场中10%的黑土滩面积播撒草种。种植过程中,积肥、平地、播种、放草、驱赶牲畜等环节全部依靠人力完成。
2021年4月23日,雨后,先前运送物资的小货车陷在了草场上。扎琼巴让和牧民们用力抬起货车一侧,但车轮仍然在泥泞中打滑,车身动弹不得。由于降雨,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麦溪乡噶沙村草场的洼地变成了沼泽,一辆运送为黑土滩“疗伤”物资的小货车陷在泥泞中,一个多小时,五位牧民靠手抬、肩扛、人推,小货车的车轮只是打滑空转,车身纹丝不动。许久,其中一位长发高个男子终于等不及,率先爬上车顶,招呼大家把货车上的物资一件件搬下车,被褥、毛皮、锅碗、饮用水、粮油、发电机、农具、草种、炉子……直到搬空。男子跳下车,趴在草地上,又将五根细原木塞到车轮下,小货车打好方向,猛踩油门,众人一起使劲推,车轮终于爬出泥泞。
牧民索朗多吉,23岁,负责后勤保障。当天报到参与播种的男性全部是牧民,以畜牧为生。
4月24日下午6时,牧民们站成一排,对草场衔接处做最后一次补充播种。播撒的推进速度很快,2小时不到,三货车草种已经见底,中心草场的黑土滩首次播撒已经完毕。站在后排的牧民细致地查看每一块土壤上的种子密度,对不合格土壤进行二次补播。
牧民朗珺,60岁,负责播种。当天报到参与播种的女性多为家庭主妇,以带孩子做饭为主。
4月24日,牧民驱赶牦牛进入草场。牧草已经放好,牦牛将按照引导,开始踩踏播种区。数百只牦牛在一片土壤上来回行走,由于受到牛蹄踩踏的不规则受力,土壤表面的踩踏痕迹形成无数小土窝。土壤和草种此时产生更紧实更自然的挤压和粘连。而土窝的深度,未来对草种的供水和保护起到积极作用。此时,草种、土壤、干草、雨水、风、动物的粪便,在光合作用下,会发生奇妙变化。
4月23日,从若尔盖县麦溪乡噶沙村草场上空俯瞰,草场围栏界线清晰,整块草原一分为二,羊群正在吃草,而其草场深褐色部分的黑土滩化依然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