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区,24小时
唐艳兰 http://www.cnpressphoto.com 2020-03-01 13:41:15 来源:桂林日报
0
隔离区,24小时

《隔离区,24小时》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是桂北乃至整个广西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之一。

  1月15日桂林市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南溪山医院主动请缨,勇挑重担,被确定为桂林市级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两家定点医院之一。1月24日,该院收治了桂林市首例确诊病例。从1月24日到2月16日,24天,24个24小时。为全力救治病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医学影像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儿科、新生儿科等科室骨干力量组成的医疗诊治专家小组,感染性疾病科的隔离病房,成为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一线。医务人员夜以继日地奋战在“诺曼底”战线上,以忘我的精神和精湛的医技,争分夺秒抢救病人。

  抗疫呼唤勇敢者,勇敢者逆风前行。记者从选取了隔离区内外拍摄的无数个感人瞬间,选取这一组镜头,记录这永远被桂林人铭记的24小时!

隔离区,24小时

  零点10分,护士李桂清在病房工作了4个小时,防护镜上蒙上了一层水雾。

隔离区,24小时

  零时11分,一位护士在隔离区匆匆急行,她们担负着各项工作,每一分钟都在争分夺秒。

隔离区,24小时

  凌晨1点零2分,南溪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生李庆辉、呼吸科医生李海斌正在仔细研究病人的各项数据,商量进一步治疗的方案。

隔离区,24小时

  凌晨1点42分,首批轮班护士正在穿戴防护设备。为了让前一批同事按时下班,她们基本上都是提前40分钟到半个小时就开始准备。

隔离区,24小时

  凌晨2点,6位轮班护士穿戴好防护设备,她们前后都会写上自己的姓或者名字,方便同事和病人招呼、交流。

隔离区,24小时

  凌晨2点零一分,首批轮班的医护人员走进隔离区。她们将迅速投入紧张繁忙的工作中。

隔离区,24小时

  凌晨3点45分,紧张的工作之后,一位全副武装的护士疲惫不堪的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隔离区,24小时

  凌晨3点53分,在隔离区的医护人员通过对讲机与值班医生交流,汇报病人的最心监测数据。

隔离区,24小时

  凌晨5点55分,医护人员分别给病人们抽血、插管、取样以做进一步化验。

隔离区,24小时

  8:50 上午,南溪山医院医疗诊治专家小组集中对病人展开诊断和分析,医院抗击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蒙建凤(左一)和同事们正在紧张的重症病患的白肺CT片。

隔离区,24小时

  上午8点58,何旭医生在吃早餐的间隙与家人视频通话,她的儿子才一岁多。大概是孩子也病了,她满心焦急却无法给予帮助。她一边看手机一边落泪。

隔离区,24小时

  上午9点18分,两位医护人员穿戴防护设备准备进去隔离区。除了轮班护士,其他医护人员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随时进入隔离区进行病情诊断。

隔离区,24小时

  上午9时21分,重症医学科韦妍飞医师穿戴防护设备,准备进入隔离区。同事们细心的整理她的隔离服,准备用胶布把衣服之间的缝隙粘好。

隔离区,24小时

  上午9点22分,一名医护人员走进隔离区。

隔离区,24小时

  上午9点33分,一名医护人员走进隔离区。无数个时刻,她们就这样走了最危险的一线,去面对最危险的疫魔。

隔离区,24小时

  上午10时零1分,隔离区外,医疗诊治专家小组医护人员集中在办公区,紧张的对救治病患展开多方会诊,制定当天的治疗方案。

隔离区,24小时

  10:48隔离区外,医疗诊治专家小组医护人员集中在办公区,紧张的对救治病患展开多方会诊,研究治疗方案。

隔离区,24小时

  上午11时零8分,抗疫一线护士段莎莎给家人打电话,她思念家人的泪水浸透了口罩。

隔离区,24小时

  上午11点53分,南溪山医院的医护人员在自治区组织专家远程会诊上,汇报病患的救治方案。

隔离区,24小时

  15:10南溪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护士秦玉从隔离区交完班后,她的脸上已经被被勒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隔离区,24小时

  下午3点20分,21名一线医务人员举行入党仪式,光荣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一名医务人员双手交叉成心形状,将《中国共产党章程》捧在手心。

隔离区,24小时

  15:27 桂林社会各界从各个渠道,想方设法购买了N95口罩,捐赠到抗疫一线。南溪山医院杜振宗院长(左一)试戴口罩,询问一线医护人员是否合用。

隔离区,24小时

  下午4点30分,身穿全套防护设备的医护人员推着病人检查回来。

隔离区,24小时

  下午5点06分,两位确诊病人紧急转入南溪山医院。

隔离区,24小时

  下午5点58分,两位刚刚入住隔离区病房的母子,母亲耐心的的帮调节口罩的吻合度。

隔离区,24小时

  下午5点59分,医护人员与隔离区的病人沟通,了解她们的病情。

隔离区,24小时

  晚上8点45分,一位医生正在查看病人的血常规报告。

隔离区,24小时

  晚上8时50分,隔离区办公室里仍然坐满了医护人员,他们依然在紧张工作。

隔离区,24小时

  晚上9时22分,感染性疾病的医护人员正在召开党员小组会议。

隔离区,24小时

  晚9时36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龙成凤医生在办公室里值守夜班,她正在查看手机微信群里的关于病人的CT片。

隔离区,24小时

  晚上10时零3分,桂林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赶来收取疑似病人的检验样本。

隔离区,24小时

  晚上10时零4分,桂林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赶来南溪山感性性疾病科收取疑似病人的检验样本。

隔离区,24小时

  深夜11:45,医生们还在围绕病人的病情和处方展开分析和讨论。

  我的采访手记:

  我是2020年1月24日开始拍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相关纪实报道。这一天是大年三十,除夕。机场的工作人员都佩戴了口罩,一些单位开始对公共交通工具进行消杀,进入大型酒店需要测量体温。人们开始紧张,但是大家谈论的都是武汉、湖北。

  第二天,气氛越来越紧张。在一家酒店的新年仪式上,服务员拿着酒精消毒喷剂给舞狮表演的道具进行喷洒。景区、饭店、游船陆续传来停业、停航的消息。

  1月26日,大年初二。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广西确诊病例,广西供33例,而桂林就有11例,其中南溪山医院作为桂林市级地点医院,已经收治7名确诊病例,疑似病例2人,其中重症2人。当天下午,我参与了桂林日报社4名记者组成“南溪山医院报道小组”,对南溪山医院目前的情况和患者救治,展开了最一线的直播报道。下午,南溪山医院院长杜振宗带着报道小组,对医院的门诊、急诊、发热门诊等部门进行实地探访。正好一辆从全州转运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的救护车到达,三名确诊病患直接被送入住院部三号楼,也就是安置确诊病患和疑似病人的新冠肺炎救治中心。

  在院方的带领下,我们紧随着救护车赶到救治中心,通过医生专用通道,进入办公区。这里,有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医学影像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儿科、新生儿科等科室骨干力量组成的医疗诊治专家小组,1月24日,医院就收治了首例确诊病例,医护人员已经紧张忙碌了三天,各种传言也在网络发酵。通过直播,人们看到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病人的救治情况,对疫情的现状有了初步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传播了一个重要信息,就是面对这场疫情,每个人该怎样做好自身防控,保护自己和家人。

  直播当天一个小时,点击浏览量就超过20万,并最终达到了36万。作为传统媒体,桂林日报、桂林晚报都处于休刊的状态。但是我们日报社的新闻记者,通过新媒体把重要的新闻以全新的形式传播出去,继续保持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在直播过程中,我发现,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用具短缺,尤其是防护衣和N95口罩严重缺乏。27日上午,我联系南溪山医院纪委书记张超群,请他们提供一个一线物质需求的清单,并请他们录制一个视频面向全社会求助。当天,这个40秒的求助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各社交平台、网站上广泛传播,把公众的视线引入到为抗疫献力的环节中。加上桂林日报社新媒体的推出“急!急!急!桂林打赢战“疫”需要这些医疗物资,请伸出援手…”报道,桂林市各企业、团体和个人很快开展了捐赠活动,志愿者开始从海外购买医用物资驰援抗疫防疫一线。没有医疗物资,桂林银行马上运来了两卡车的牛奶、泡面等生活物资。桂林的米粉企业也把关注点聚焦到入住香江饭店的湖北籍游客的身上,为他们送去速食米粉和罗汉果姜茶,把桂林的鼓励和温暖送到游客手中。同时,我们桂林日报记者志愿者开展专项捐款,抢购境外的医疗物资。

  传统媒体记者拥有非常大的“朋友圈”,与各个政府部门、具体联络人都非常熟悉。这段时间借助这一优势,提供各个环节的一些文书材料、联络各方提供、扩散相关信息成为我的主要工作。

  我们第一时间获知,桂林企业正在加快医疗设备、防护设备等物资的生产,全力保障防疫消毒物资的供应,驰援武汉。工厂加班生产疫情防护物质驰援武汉。1月29日,我们继续直播,向网友们展示桂林紫竹乳胶制品有限公司、桂林漓峰医药用品有限公司的生产情况。我们很感动的看到,桂林的这些企业不单拥有强大的生产实力,还具备相当强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几乎都是加班加点在生产,努力保证各个环节的供应。尤其是桂林漓峰医药用品有限公司,外地抢购消毒液的大卡车就停在车间门口,他们首先做的却是无偿捐赠,无偿为市民供应。深夜1点的微信上,企业老总说的最多的是:“桂林哪里最需要消毒液,我们组织车辆运过来捐给他们!”

  在我的镜头下,有桂林导游人肉扛回口罩捐赠医院的感人瞬间,有30个小时、泰国——桂林打通绿色生命线,海外志愿者捐赠防疫物资直达南溪山医院的真情故事。

  2月3日,南溪山医院传来好消息,桂林首批新型肺炎患者达到了出院指标。3日下午,我们继续开展了《桂林首批四名新型肺炎患者病愈出院》的直播,那些医护人员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好几个时刻,我们都是红着眼睛,一边听一边录一边采。11天,从陆续收治病患到他们成功病愈出院,救治专家医护人员精湛的技术给了我们所有人信心!当天,这个直播视频浏览量达到了24万。

  由于报纸暂时休刊,所有的新闻稿件都是通过新媒体的平台进行传播,包括桂林晚报微信公众号、桂林日报社抖音号、桂林日报社APP“第一时间”进行传播。疫情发生后,社区、小区、村落逐渐实行封闭管理,市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减少,而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依然存在,这些重要信息通过新的方式进行传播后,引起读者对桂林日报社新媒体的关注到达了新的高度,粉丝量、转发量提高的相当快。这也让记者们保持了相当大的工作热情。

  有人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幸运的是,时代掉落的灰,也可能成为我们前面的高峰,改变我们的发展方向。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金英花 ] [字体: ] [打印] [关闭]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cnpressphoto@gmw.cn
京ICP备19055723号  Copyright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