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尕,新华社记者。2003年进入新华社工作,现任新华社湖南分社摄影部主任。曾参加过两届奥运会、两届世界杯、两届亚运会以及费电、禽流感、汶川地震、建国60周年大阅兵等重大新闻报道,曾获第3届和第6届新闻摄影“华赛”奖、第18届新闻摄影“金镜头”奖,多幅作品被“国展”、“新华影廊”等影展收藏,并在多国展出。
主持人:王建华(W)
无人机摄影师:李尕(L)
W:作为一名报道摄影师,你现在使用无人机的频率有多大?在你的发稿照片里,航拍照片占多大的比例?
L:去外地出差执行拍摄任务基本上都会把无人机放在车后备箱。其实无人机在我的设备菜单里的地位就类似于一支闪光灯,不一定每次拍摄都会用上,但会尽量都带着,说不定某个场合就需要用。具体比例没有计算过,如果按数量来统计,可能10%左右。
W:你用无人机主要拍摄哪方面的题材?你主要在哪个地域(哪个省或国家)进行无人机航拍?这个地区有什么特点?
L:突发事件,灾难报道中的使用是最多的。主要在湖南航拍,这个地区西部南部多山区和丘陵地带,北部为平坦的洞庭平原,山川河流丰富,地貌形态多样,不少地质景观是很适合航拍展现的。
W:你现在主要使用的无人机是哪种机型?有什么技术特点?
L:大疆精灵4p,大疆悟2。两款都是比较容易操作的飞机,相对来说使用精灵4P的概率比使用悟的更高,因为精灵更轻便,尤其适合突发事件报道中单兵作战。而且精灵4p画质比精灵4有了明显提升,基本能满足工作发稿需求。
W:什么时候、是哪种原因你开始接触无人机摄影的?
L:2016年5月开始接触无人机摄影,因为当时有一个大型航拍报道策划,湖南地区需要拍摄一些标志性景观。之后新华社组织了AOPO无人机机长培训,让我系统的接受了无人机理论和操作的专业培训,也为今后的无人机摄影工作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W:你的第一台无人机是什么?第一次使用无人机航拍心情是怎样的?和拿到第一台照相机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L:第一台是大疆精灵4。真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和放一只风筝上天的感觉差不多。拿到无人机和拿到第一台相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拿到第一台无人机感觉是添了一个新的工作工具,而第一台相机嘛,则是拿到了一件心仪的成人玩具。
W:令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无人机采访经历是什么?有没有遇到过险情?
L:最近有一次用无人机拍摄抗洪救灾的一个抢险画面,我的飞机在空中静止悬停拍摄,突然从监控画面发现一台无人机飞到了我的飞机前面(如图),近到触发了我的前避障报警,距离应该在1米以内了,而且他的飞机是一台老款的精灵悟,是没有后避障功能的,所以我赶紧把飞机后退拉伸,避免了险些发生的空中撞机事故。如果按道路交通法规判断,我应该算停车被碰,对方负全责吧。可这是在空中,到处都是没上保险的黑飞无人机。
W:技术的发展给摄影带来很多变化。假设一下,如果去突发事件,相机和无人机只能带一样,你会怎么选?
L:我还是会带相机的,可能因为我还是传统摄影师思维吧。如果因为没带相机误了事儿,我会指责自己的不称职。如果是没带无人机,我会为自己找个台阶儿开脱的:)
W:你经常深入一线采访,无人机是否会成为一种甜蜜的负担?
L:还好吧,我觉得只要是可能用到的东西,就不会当做是负担。我曾经为了拍摄一场运动会300mm、400mm和600mm都同时带进场,这三件东西加起来就有20多公斤吧。但实际上那天我只是用到了400mm镜头加两倍增距镜,但我不会觉得300mm和600mm是负担,就当是锻炼身体呗。哪怕只为了拍一张有可能存在的照片,我都会带上尽量齐全的设备。所以,无人机从携带上来说只是小儿科,何况现在还有大疆御这种mini的无人机。
W:非常想知道你对当下无人机新闻摄影发展的一些看法。比如,你是否认为无人机摄影应该成为所有摄影记者必备的技能?
L:无人机摄影让摄影师的工作半径大大延展,或者说是对人体官能的一次革命性的拓展。对于报道摄影师来说,艺多不压身是硬道理。我认为至少对于在媒体行业从业的影像工作者来说,航拍已经是必会的基本技能了。你不一定要喜欢一种新技能,但你一定要会驾驭这种新技能。
W:现在无人机为你采访带来哪些不同于以往的改变?
L:无论是专题报道还是突发事件报道,无人机给我的报道叙事带来了一个很大的便捷,那就是帮助我用航拍语言来完成对事件环境的交代。这是我以前要费很大功夫去琢磨的一件事儿,现在无人机航拍让我能比较轻松的完成这一个步骤。
W:作为一名合格的无人机驾驶员,应该具备哪些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L:先要弄明白无人机是怎么飞上天的,这就要具备相关的飞行原理等理论知识。然后要弄明白上天后该怎么飞,这就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飞行规则以及实际的操作技能。其实和汽车驾驶员一样的道理,有的司机只管开车不懂汽车的原理构造,不管交通法规,迟早会开出问题来的,不是车子出问题就是人出问题。
W:你怎么看待摄影师和无人机驾驶员的双重身份?
L:从社会契约的角度去理解这两者所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摄影师是一种职业,自然有其职业规范和职业伦理来约束,这些多靠个人自觉。而无人机驾驶员是公共交通参与者,一旦成为无人机驾驶员就意味着处在法律监管之下,因此应该有更严苛的法律条框来制约和管理,要让无人机驾驶员意识到一旦触碰,就不只是道德边界的问题,更是法律边界的问题。
W:随着政府对无人机管控的加强,无人机摄影的颠峰是否已经过去?
L:我认为无人机摄影的巅峰还没到来吧,因为目前无人机摄影设备还处于发展阶段,还面临一些技术瓶颈,比如电池续航能力,比如机载相机的像素和画质还不够理想。加强管控和发展无人机产业并不矛盾,不能说路上设置了红绿灯汽车工业就不发展了。
W:展望未来,你觉得无人机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下一步关键在哪里?未来的新闻图片中,无人机拍摄的比例会超过相机么?
L:因为无人机飞行申请报批可能会被管理得的越来越严格,所以新闻媒体怎样和无人机监管部门协调沟通,并形成一个便捷高效,适应于媒体工作特点的飞行申报机制,是一个关键课题。我认为无人机的拍摄比例不会超过相机,但在精彩的的新闻图片里,无人机拍摄的作品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一席之地。最近的国际新闻摄影大赛,已经多次出现了航拍作品获奖。
W:最后,请用一句话描述一下用无人机摄影的感受?
L:以前很难获得的摄影角度现在轻易就可以实现,我觉得有一种在作弊的快感:)哈哈
部分作品展示
2016年7月12日清晨,奋战了一夜的部队官兵在浮桥上休息。当日8时多,经过近两天的抢险封堵,湖南华容新华垸溃口成功合龙。
2017年6月13日,一位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正在长沙县一处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试验田里工作。这块试验田被切分成小块并编号,用于给各家污染治理企业的产品做实施效果测评。
2016年7月10日,载满麻石的卡车冲入湖南省华容县新华垸的洪水溃口。
·多光谱无人机成农业新神器,如何造福小农户?
·2024年第二十五届CHINA P&E圆满闭幕
·探索打开物性的超视觉影像
·新华社摄影记者凭什么拍得好看?
·昼夜清晰,用途广泛!揭秘大疆行业全新多光旗舰负载禅思H30系列
·索尼G大师镜头FE300mm F2.8 GM OSS发布
·尼康NIKKOR迎来90周年庆
·哈苏 XCD 4/28P|轻便中画幅广角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