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观看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召开
 http://www.cnpressphoto.com 2016-12-09 12:47:30 来源:
0

  今天是一个视觉时代,在传播领域,视觉早已超越了图解、装饰与审美的辅助角色,而成为重新定义传播形态的核心要素。传统媒介形态中图文泾渭分明的界限正在被视觉主导的全面融合所取代,“内容为王”的信条已经演变成“体验为王”,体验即信息,视觉正是塑造这种体验的关键所在。观看从来都不是对视觉信息的被动接受与盲目消费,而是趣味与意义重构的过程,对观看的规训也因之贯穿始终。在视觉超饱和的语境下,这种选择、重构与规训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视觉生产与观看行为的相互作用,成为构建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不独因为人们相信眼见为实,更因为在一个视觉时代,历史研究也已站在了视觉转向的岔路口。视觉、观看与历史记忆之间的勾连,期待一场富有想象力的思想碰撞。

  2016年12月4-6日,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指导的“视觉,观看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召开。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名誉会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于宁致辞:尊敬的张志安院长,王天奇书记,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对“视觉,观看与历史记忆”高端研讨会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研讨会选择在今天举行是有深意的,今天是中国现代摄影史上一个特殊值得几年的日子。八十年前,1936年12月3号到5号,沙飞在广州长堤青年会举办了第一个个人影展,展出了他所拍摄的纪念鲁迅先生,国防前线的南澳岛等114幅作品,这次展览被称作为“中国摄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是他“摄影与救亡”实践的重要节点。1937年,沙飞进一步提出“摄影武器论”,并且加入了八路军,成为人民军队第一位专职新闻摄影记者,最早的八路军专业摄影机构领导人。这也是中国红色影像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的摄影事业伴随着战火的硝烟升腾,涌现出一批名标史册的摄影家。八十年代,新华社研究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创始人蒋齐生将沙飞的理论继承发展为“兵种论”、“纪实论”等七论,并提出“办报纸要图文并重”的观点(1985,第二届全国新闻摄影年会),加上时任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文字与摄影要‘两翼齐飞’”的思路(1986,新华社第十次摄影工作会议),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在此后一段时间内,向业界倡导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报指导思想。此一思想与此后报纸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形成合力,形成了中国新闻摄影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今天在座的忠家、老马、安哥、新民、李舸、赵青、洁军、景春、杜江等人,便是此段历史的经历者与见证者,也是此一时代的弄潮儿。是这段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回数历史再细细品位此次会议的主题,“视觉、观看与历史记忆”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三年前,中国摄影协会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合作,建立起了中国新闻与纪实摄影研究中心,其目标是新闻摄影研究进一步学术化、标准化,迄今为止,仍然是中国新闻摄影协会在国内高效建立的唯一研究机构。

  三年间,在传播与设计学院的领导大力支持下,以杨小彦教授为代表的研究中心和各位同仁的辛勤努力下,研究中心建设已初具规模,——刚才张志安院长已经做了一个很深的介绍。

  研究中心已经较好地发挥作为业界与学界的桥梁作用,不少新闻摄影人以此为桥梁走进校园,与同学们接触交流,这些人中有马格南摄影师,普利策获奖摄影师,更有优秀的中国新闻与纪实摄影人,今天研究中心得以创办以来的首次学术会议,也意味着它有能力为中国新闻摄影进一步创新图强,因应时代变化,提供更有力的学术支持。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我代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为会议作出辛勤努力的老师们,同学们表示衷心地感谢,最后预祝此次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成果丰硕,谢谢大家。

《视觉、观看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召开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名誉会长、人民日报原总编辑于宁在致辞。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赵金悦 ] [字体: ] [打印] [关闭]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cnpressphoto@gmw.cn
京ICP备19055723号  Copyright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