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于1939年(另一说为1937年)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但在出生后不久,他就随他父母迁到邻近的密西西比州,直到1960年离开。1957年,他获得了一生中第一架照相机,这是一架佳能平视取景照相机。两年后,他看到了法国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一书。他被卡蒂埃-布列松的摄影深深吸引,于是全身心地投入摄影。而从埃格尔斯顿后来所具有的快照特色的摄影风格看,其受益于卡蒂埃-布列松是不争的事实。
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埃格尔斯顿开始从事彩色摄影的实验。1965年,他尝试用彩色反转片拍摄,1967年,他开始转向彩色负片拍摄。他在这一年来到纽约这个艺术中心,并与李·弗里德兰德、加里·威诺格兰德、黛安娜·阿巴斯交往。后来他将自己的照片给在纽约现代艺术馆的沙考夫斯基看,受到他极大鼓励。是沙考夫斯基对他另眼相看,并给他在纽约现代艺术馆隆重举办了个展,使他在美国艺术界一举成名。埃格尔斯顿当时获得的这种殊荣是功成名就的摄影家才有资格享受的特别待遇。在此之前,埃格尔斯顿只在几个专业画廊举办过几次个人摄影展览,在美国摄影界还很少为人所知。1974年,他获得了著名的古根海姆奖金,这为他潜心探索彩色摄影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他还获得了在哈佛大学的卡彭特中心讲授摄影的机会。
在1980年代,埃格尔斯顿遍游世界各地,足迹遍及美洲、欧洲、非洲与亚洲。1989年,他的彩色摄影作品集《大众的森林》出版,被《纽约时报》誉为彩色摄影的第一大作。1992年,他又出版了《古代与现代》的彩色摄影作品集。从1999年到2000年,加利福尼亚州的著名的约翰·保罗-格蒂博物馆为他举办了“威廉·埃格尔斯顿与彩色传统”的展览会。在从事摄影之余,埃格尔斯顿还花去大量时间进行绘画创造。埃格尔斯顿同时还是一个科学研究工作者,他曾经在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从事过录相技术的研究工作,直至现在仍在从事扬声器技术的开发研究。现在,埃格尔斯顿生活在田纳西州的孟菲斯。
从摄影史看,在埃格尔斯顿之前,也不乏以彩色摄影这个表现形式来进行摄影探索的摄影家,如埃利奥特·波特(EliotPorter,1901-1990)与厄恩斯特·哈斯(ErnstHaas,1921-1986)。但他们对于色彩的认识仅停留在视其为一种造型手段的层面上,他们用色彩表现的是自我而不是现实世界。而“新彩色摄影”的摄影家们首先要表现的是“有色彩的”现实世界。对“新彩色摄影”而言,有色彩的影像只是一种结果,他们的目的在于以色彩表现现实世界。正如沙考夫斯基在为“威廉·埃格尔斯顿的指引”展所写的文章中所指出的,埃格尔斯顿的作品并不是对色彩本身有兴趣,而是对“有色彩的世界本身”有兴趣。而在波特与哈斯,色彩本身成为了目的。“新彩色摄影”与它之前的彩色摄影的区别在于:“新彩色摄影”意在如何表现“有色彩的”现实世界,而波特与哈斯这样的摄影家则视如何创造彩色摄影作品为根本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