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的问题,是新闻摄影专题报道的创新,同时涉及新闻文体的创新。与此相关,还将论及新闻摄影与文学的关系。上述话题的形成与展开,基于这样一个话语背景和理论前提:新新闻主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一些杂志(如《纽约客》、《乡村之声》、《老爷》等)聘请作家为其写稿,提倡用文学的手法处理新闻事实。一批既有影响的作家开始加入到记者队伍,如汤姆·沃尔夫、诺曼·梅勒、杜鲁门·卡波第、亨特·汤姆逊等,他们写出了诸如《夜晚的军队》、《冷血》、《快件》等一批有巨大而深远影响的作品。其实,在此之前,在美国文学史上一些伟大作家,如海明威、乔治·奥威尔等,都当过记者,他们最早把文学手法运用于新闻报道之中,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于是,一个有广泛影响的新闻流派——新新闻主义诞生了,并很快风靡整个西方。作为一个新闻流派,它的理念已经被中国一些有思想的新闻家所吸收,并开始了这方面的思考与尝试。
关于新新闻主义的特点,沃尔夫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眼于场景的描写,具体说,就是运用戏剧性的场景重新组织故事情节,而不是通过对事件的总结来再现故事。
二、充分记录人物的对话,以更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
三、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包括人物的姿势、习惯性动作、态度、家具的风格、服装、装饰品等等,以提高人物性格塑造的精确性。
四、多角度观察、多侧面表现人物。
五、运用内心独白,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新新闻主义的出现,立即招来了传统新闻主义的批评和攻击。传统新闻报道是最讲究新闻的客观性的,它要求记者对事件双方或多方的观点进行冷静地陈述、客观地分析,避免价值判断,力求在情感上做到“零度介入”,因此他们批评新新闻主义背离了新闻的客观性。
其实,这是一个伪问题。因为,即使是传统的新闻报道,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大家都知道,记者的进行报道的时候,总是要选择新闻事件,选择报道角度和报道方式、报道语言等,这一切都与记者的主观性密切相关,记者不可能没有倾向性。另外,语言也好,影像也好,都不可能巨细无遗地记录下一个事件的全部过程与细节,因此,所谓客观性是一个相对而言的问题。
在完成了对传统新闻观念的解构之后,新新闻主义体现出一个显著特点,即着力挖掘记者个人与事件及其中人物的关系。也就是说,记者要对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的、本质的把握,并注入自己的思想,从而最大限度地接近事件的本质。
在对新新闻主义进行了大体的描述与梳理之后,我们将话题导向新闻摄影。
我们都知道,摄影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纪实,新闻摄影更是以记录为目的,并以此标榜其功能与魅力。如果是诚实的,我们就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看到的,一定事实的真相吗?我们拍摄下来的,一定是真实的新闻吗?因为,一切照片都充满歧义。怎样才能做到真实?墨西哥摄影家佩德罗·梅耶尔说:“真实并非是一些冷漠的文件或者一部机器的直接记录,而是个人忠实于对世界的反应和与之相伴的感受和阐释。”这就涉及到对照片的解释问题。我们应该记住约翰·伯格在《另一种讲述的方式》一书中说过的话:“在照片与文字的关系中,照片经常乞求解释,而文字通常就提供解释。照片是不可否认的证据,但其意义却很微弱,需要文字来赋予。而文字呢,就其本身来说尚停留在抽象的水平,却因为照片的不可否定性而获得特殊的本真感。两者合在一起就变得异常有力,公开的疑问就得到了充分的解答。”
综上所述,新新闻主义让我们懂得了这样的道理:记者要对新闻事实有一个本质性的把握;约翰·伯格的论述,让我们懂得要正确地处理照片与文字的关系,使二者有力地结合起来,使之在新闻的表现方面,达到异常有力的效果。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河南日报在摄影报道方面,探索出了“关注重大事件,实现图文互动,做好深度专题报道”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了,如果我们没有策划,只是拍下来一些场景,它就可能是一些凌乱的、没有主题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刊发在报纸上,就是一堆影像而已。好的新闻报道,尤其是重大报道,往往是策划出来的。河南日报这些年的新闻摄影专版,有一个特点,即以新新闻主义的视角,进行整体策划,从而本质地表现新闻事件,达到增强感染力和可信度之目的。
所谓新闻策划,就是媒体按照特定的意图,对当下发生的新闻事实,选取一定的角度,在适当的时机里,进行系统的、有深度的挖掘和报道。以新新闻主义的观点来关照,新闻策划首先是记者对新闻事件相关信息、背景等的整体把握,同时要对新闻事件所承载的主题意义进行深层次分析与思考,最后才是制定报道方案。问题的核心是对事件本质的认识与把握。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思想,是记者与编辑的思想。
这些年来,在新闻摄影专题报道方面,我们总是紧盯大题材,譬如,奥运火炬传递、汶川大地震、普京访豫、拜祖大典、国际旅游小姐大赛、国际经贸投资洽谈会、第二届中博会、东西部贸易合作洽谈会、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中原小麦丰收等等;此外,还有诸如对河南农民工现状的报道等。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的背后,承载的信息是重要的,它能集中地表现时代发展的走向,反映一个地方发展的态势及精神风貌。如果新闻媒体是时代的晴雨表,那么,对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的报道就是这“晴雨表”最重要的刻度记录。正因为如此,对这些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的报道,才会更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当然,抓住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只是完成了事情的一半,更大的功夫在于怎样真实地、本质地反映这些活动和事件背后的东西,去深入地挖掘活动、事件的主题,以突显其新闻价值。在这个方面,我们用新新闻主义的方法,深入了解所报道的活动、事件的背景,认真思考其与时代发展、人民的精神风貌等的内在关联,在新闻表现之前,首先进行文化思考,从而弄清楚新闻事实所能承载、应当承载的思想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角度、拍摄要求、版面语言的设置等等。譬如,从2005年开始,国际旅游小姐比赛活动连续5年都在河南展开。对于这样一个活动,如果单纯地看作一个文化活动,组织记者拍摄一些好看的场景和画面,也能应付过去。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这个报道就做小了。于是,我们就深入了解这个活动的背景,把它放在“世界凝视河南,河南走向世界”的一次机会的角度上来审视。从这个角度来看国际旅游小姐比赛,就是一个大题材,它与河南的开放联系起来了,与河南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联系起来了;甚至,与河南5000年的深厚文化积淀联系起来。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活动,我们就在每次活动中,突出和深化中原文化与世界的联系这个主题。许多读者反映,这个报道做得深、看着过瘾。再譬如,2006年迄今,河南每年都要举办一次黄帝拜祖大典活动。我们把这个活动放到凝聚中华民族的根脉的高度来认识,并与河南扩大开放、发展文化产业等相联系。这样一来,通过我们的专题报道,人们对拜祖大典的意义就有了更加明晰而深刻的认识。这一切,从新新闻主义的角度来看,都是“注入思想”的过程。
与此时同,我们努力地在突显新闻摄影语言张力上下功夫。在这个方面,我们并不是一味地使用超广角镜头夸张的效果,去冲击人的视觉,而是在对新闻事实的报道中,充分发挥新闻摄影的纪实功能,用一个“有意味”的场景和细节,多侧面地表现主题。譬如,对2005年国际旅游小姐首次在河南巡游的专题摄影报道——《仲秋,中原演绎“蝶恋花”》这个专题报道中,我们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场景设计上强调的是一个“看”字,同时在“看”的背后,又突出“惊讶”、“惊喜”、“惊叹”的内容。这样一来,就抓住了“蝶恋花”的意象,把有着5000年文明的河南比喻成一棵花枝招展的大树,把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小姐比喻成采花的蝴蝶,较好地表现了“世界关注河南,河南走向世界”的主题。由于在拍摄场景、画面的选择上有上述自觉,这个版面上的每一幅照片,都出一种讲述,是这个讲述中的一个环节,看了画面之后,记者想表达的主题一目了然。
对新新闻主义的理解,还表现在河南日报新闻摄影专版中文字的表达上,体现的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事实”的理念。河南日报这些年的新闻摄影专版,呈现出图文并茂的追求。每个版上的文字,或以散文、散文诗的形式出现,或以诗歌的形式出现。诗歌进入新闻,是一个创新,它提升了新闻的表现力和可读性,这是河南日报近年来一个突出的创新点。譬如,2006年4月3日的《河南日报》一版,就发表了一个“诗歌头题”,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创举。文学与新闻的结合,给新闻文体改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向度。
重要的不是文学这种形式,重要的是用文学的眼光来思考和表达。这样做,并不是一种唯美主义的情趣,而是一种思考方式、表达方式的转换。用文学的方式来观察和思考新闻事件,就有可能导向心灵的深度,这一点也许是传统的新闻手法所忽视、所无法达到的。譬如,在一次黄帝拜祖大典活动的专题摄影报道中,我通过一首诗,把已经固化为冰冷塑像的黄帝,比做一个生活在新郑郊区的老头,对那些来自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说着一些很家常、也“很中国”的话。这样的文字背后是一种文学思维,就把一个原本显得遥不可及的黄帝,拉回到我们的身边,把一个可能显得坚硬、甚至生硬的主题,表达得真切可感,饶有趣味。
一种是用文学的角度来关照新闻事实,一种纯然从新闻的角度来运作,哪一种形式更真实、更可感、更能打动人?结论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让我们牢记一个前提:用我们的良知与心灵的天平,去认真掂量每一个新闻事实,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用文学的眼光去审视新闻事实,赋予它灵魂深度,以深深地感染人。
(作者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河南日报摄影部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