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的新闻摄影,走过了曲折、变化和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其中值得思考、总结、研究的东西很多。
照片曾经是版面的装饰品。建国初期很长一个时期,所谓的新闻照片,相当一些实际上是版面填充物、最多是插图。那时期,是编辑先画好版样,然后根据所空形状,或横或竖,按履寻足。报纸版面出现照片,的确显得活泼。在照片初登版面的时代,是令人高兴的、可以理解的。从没有照片到有了照片,是个大进步。不能用今天的眼光、观念苛求那个时代的报纸。
照片曾经出现造假和浮夸。为不切实际的高指标造舆论,假大空照片在版面上风靡一时。
照片曾经标语口号化,当做政治说教的工具。照片里充斥标语口号。只报喜不报忧。永远是形势大好,而且越来越好,比以往任何时候形势都好。新闻摄影几乎进入了死胡同。
《中国知名摄影家作品档案网》,集中了几十位新闻摄影家的上万幅照片,内容极其丰富,有重大事件也有日常生活。如上个世纪50年代,搞爱国卫生运动,曾实行百姓交苍蝇,这极易忽略的小事,也被我们细心的摄影记者纪录下来,今天读来,令人新奇不已。但遗漏还是不少。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天灾人祸,但所见照片,依然是一片丰收景象。上万幅照片,几乎看不到灾难或者与灾难抗争的影子。这种遗憾和疏漏当然不是哪一个人的。这说明,思想的禁锢有多么厉害。如果当时有谁拍了这方面的东西,可能要遭"辩论"。文革期间被揭露出来,肯定会被批判为暴露阴暗面,给社会主义抹黑,然后"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在一次评选中,有人见到小学教室漏雨的照片有可能获奖,认为照片表现了"阴暗面",提出反应阴暗面的照片获奖,影响好不好的问题。足见影响之深。
照片曾经见物不见人。场面、工程照片多。即使照片里有人物,影像也突出,但也极少表现人们的真实生存状态--他们的艰辛、困难、期待和忧虑。再者,他们的表情多半是经摄影记者启发、导演出来的、供拍摄的,缺少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
这些问题的出现,当然离不开当时的政治大背境。
进入新时期31年来,这些问题尽管有些仍然没有根绝,也有反复,假照片偶尔露峥嵘,但总体上还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趋势是往前走的。如果我们把三四十年、五六十年前的所谓新闻摄影当做一个坐标,就会发现,我们新闻摄影的航船已经航行了多么远。
这主要表现在:一,报纸编辑已经把照片当做新闻来使用了。中国新闻摄影学会1990年银川会议提出报纸应该"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呼吁、希望甚至乞求报纸总编辑、版面编辑重视新闻照片。之后若干年的多次理论研讨会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曾有人悲观地断言,党报么,只能如此,改变不了,不可能搞活。其实"图文并重,两翼齐飞。"这8个字反映的是客观规律。你非这样走不行,不这样就会被淘汰。因为已经到了图像的时代、视觉传播时代、媒体丛生且竞争激烈的时代。后来的实践证实了这一点。现在,照片篇幅大得过去不敢想象。在我看来,有的照片甚至过大了。照片大多有了标题。刊用照片有没有标题,是把照片当作新闻发,还是填空白的分水岭。没有标题的照片仍然是点缀,有了标题,说明照片被当成新闻使用了;既报喜也报忧。我们有成就当然要报,这是实事求是。有问题、困难、黑暗、灾难,也应该报,这也是实事求是。对此,口头上大家都赞成,但落实起来却很难。尽管阻力大,但报纸在这方面还是有突破:更重要的是,人,已经成为新闻摄影的中心议题,尤其是对民生的关注。"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和传统。现在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让我们以人民日报为例,来认识这个变化。人民日报的新闻摄影改革被认为是老大难。前面提到的几个"曾经",人民日报都有典型的、根深蒂固的体现。给人的印象是刻板单调、老气横秋。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出现过运用新闻照片使用的闪亮之笔,但往往时好时差,不能持续,没有完全脱离填空状态。现在的人民日报版面使用新闻照片,真的令人刮目相看了--重视新闻照片已经变成人民日报编辑部上上下下的、持久的自觉,把照片当作新闻来使用是真心实意的。照片大多有了精心制作的标题。变化可谓深刻。这些变化,集中表现在摄影对民生的关注上面。比如:
反映百姓疾苦。
新中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也今非昔比,得到大幅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得承认,基层百姓、尤其是一部分农民的生活还存在很多困难。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城乡二元化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处在转型期,矛盾、问题尤其多。
1999年11月18日。社会观察版。"社会聚焦"栏目。《溜索过桥险情多,几时能圆建桥梦》,反映云南大理云龙县傈僳族乡茂盛村上松坪社的傈僳族妇女送孩子溜索过江上学的惊险瞬间,令人触目惊心。
2005年1月7日。文化版。《求学路上》。反映离学校5公里之遥,冬天清晨5点天还没亮就要起床赶路的安徽枞阳县新埠村孩子徐婷和她的同学上学的情形。天蒙蒙亮,她和她的同学手里都拿着手电筒。
2005年12月6日。文化版。《冷!》,反映严冬时节陕西省旬邑县土桥镇程王示范小学的孩子们在零下5度、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的教室里上课的情景。孩子们的小脸蛋、手,都生了冻疮!
2007年9月18日,读者来信版。"耳闻目睹"专栏,《农民进城路难行》。用三幅照片反映了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坑坑洼洼乃至积水的路面,说明了行路的艰难。这是一条农民进城办事、出去打工的必经之路。"耳闻目睹"是个创立20年以上、深受读者欢迎的名牌专栏,经常发表反映基层问题的照片。
2009年7月26日。新农村周刊。照片《高温下的农民工》。反映在江西宜春城区大桥建筑工地冒酷暑工作的农民建筑工们。一幅是脸部特写,一幅是另一位农民工衣服被汗水浸湿仍忘我工作的瞬间。照片体现了对农民工兄弟的温馨关怀。
关注热点问题。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物价、住房、求职、就业、看病是关注的热点。和谐、稳定、安居乐业,依赖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2003年1月11日,人民日报打破常规,在一版头条位置,以《我们有房了!》为题大篇幅发两幅照片,反映贵阳特困户分到廉租房时的喜悦心情。照片拍得很感人,其中一位抱着象征钥匙的老人喜极而泣。一版头条位置一般是刊登重要文字报道、社论尤其是中央领导同志活动消息的地方,如今却给了两位特困户老人。百姓疾苦正是党中央领导同志牵挂的 。新闻照片同样可以当一版头条。这个版面,在我心目中,是人民日报使用新闻照片的经典。
2007年4月13日。社会观察版。一位用树枝挂着输液瓶为孩子输液的母亲在贵州黎平县肇兴镇卫生院门口徘徊。从一个特定情节反映一些农村的医疗条件之差和农民看病之难。记得1999年11月8日.笔者访问河南太行山区辉县山沟里,遇到一位78岁、当过几十年护林员的老人,你一句,我一句,说着往事,老人笑呵呵的……不料当问及他身体状况如何时,却触动到老人的伤心处,他凄然泪下,说"唉,老啦,不行啦,我现在是看不起病,买不起药啊!"如果放到现在,照片也许能发表出来?
2009年3月26日。经济新闻版。《上海大学生甘当环卫工》。黄浦区绿化市容局招聘了51名环卫工,其中竟然有90%以上是应届的大学毕业生。照片表现的是毕业于"应用技术学院"的郑鑫伟在用水枪冲洗路面。中国本来劳动力市场就供大于求。金融风暴一来,形势更加严峻。求职者改变观念,是缓和就业难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一年来,人民日报发表过不少招聘会、就业技能培训方面的照片,显示报纸对就业问题的重视。这幅照片尤其耐人寻味,给人的印象最深。
2009年7月27日。社会版,栏目"众生"。说的是四川成都最大的惠民搬迁安置工程--东郊惠民工程首个安置项目"锦绣东方"进入收尾阶段。7月26日,老百姓冒雨前来选房的情形。照片为现场抓拍的。人们的表情生动自然,快慰、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正视现实矛盾。
和谐不是没有矛盾。只有正视矛盾,才能解决矛盾,促进和谐。
物价是牵动老百姓神经的敏感问题。2005年6月16日。经济新闻版。《调整水价,我有话要说》。在杭州有关部门召开的调整水价听证会上。一老人正在发言。尽管没有引用他在会上说的话,他的较真的眼神与手势,已经充分传递出普通百姓对于物价高度关注的信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城管与无照摊贩贩是一对矛盾。 城管有自己的职责,摊贩要吃饭,为了生存或者责任。各有各的理。编辑没有回避这个矛盾。2006年10月23日,经济周刊版。《争执》。说的是宁波市一名卖水果的妇女与城管发生激烈争执的情景。几名身强力壮的城管队员欲没收水果,女商贩当然不答应,争执中水果散落一地。另一幅片表现的是,城管撤离后,路人忙帮商贩捡散落的水果。报道完全是客观的,没有指责谁,但通过路人的同情,婉转地提出了城管应注意文明执法的问题。分寸拿捏得体。几年前北京街头常见的城管大卡车突然而至,采取闪电般行动--将摊贩的火炉推倒,煮锅掀翻在地,锅汤撒满街、三轮车往大卡车上一扔……如今,至少在北京街头,这种有损城管自身形象的做法,已见不到了。现在就业难,路边摊贩占一两平米的地方,就可以养家糊口。有专家指出,对于路边摊,在不大影响市容的情况下,应适度放宽。
一平米动不动就一两万元、两三万元!住房成了普通百姓的第一难,其中有说不尽的酸甜苦辣。2008年9月4日。经济新闻版。《一个楼盘,两种心情》。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也波及到我国的楼市。杭州某楼盘打折促销,一幅是有的客户现场购房。另一幅表现的是,稍早买的客户讨说法。血汗钱来的不容易,早买了几天就多花了几万块钱,谁不心疼!现场,有的一脸失落、无奈,有的不满,其中一位女士愤然用手指要求售楼人员……如此反应矛盾和冲突的照片,以往版面上极少见。市场不相信眼泪,也不认同气愤。这类新闻照片会引起开发商、购楼者思考。2009年五六月份,楼市回暖,楼价又开始新一轮上扬。买涨不买落,一涨价,静候降价的客户,因担心进一步上涨,反倒出手争先恐后买房了。其中也有相当多的购房者是投资以求保值、增值者。这又折射出如今社会贫富悬殊的现实。于是出台两限房、经适房、廉租房,在住房问题上完全靠市场是不行的。
人民日报关注民生的新闻照片还有许多,由于篇幅所限,恕不能一一列举。
人民日报版面上使用有关民生的照片,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总体可用四个字概括:务实、大气。它更重视照片反映的内容,务求照片言之有物,强调使用照片的的社会效果、社会意义,讲究新闻照片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它提出的问题一般更带全局性、普遍性。照片作者有专业摄影记者,也有来自基层的"草根"记者。他们照片的共同点是,表现手法朴实无华,很少有在形式上的刻意考究,更没有时尚的、大于内容的所谓摄影语言的显示。草根记者的报道多来自耳闻目睹的身边,他们的文字描写,也往往比外来记者有更多的信息,更详实、更真切的描写。如前面提到的"溜索"照片,文字说明有这样的话:"又开始忙着向国家交售合同订购粮,一袋袋粮食通过溜索运到澜沧江对岸,几多艰辛,几多惊险,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懂得。""当地群众祖祖辈辈靠竹筏、溜索过江,不少人被江水夺去了生命。""过江溜索少不了危险,孩子过江读书,父母无不提心吊胆。"没有切肤之痛,很难有这样感人的描写。
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影响力,照片一旦在人民日报刊出,往往能引起相关党政领导同志重视,许多平日靠基层口头汇报、向上级打申请报告等等解决不了的涉及民生的难题,很快就解决了。这些照片不是"花瓶",也许在某些重大摄影比赛或评选中,与奖无缘,但通过这些照片,路不平的变平了,靠溜索过江的架起了桥,严冬里冰冷的教室生起了火炉,暖和起来了……在我看来,这比奖还要可贵。由此我想起有"贺岁劳模"之称的电影演员葛优的一席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中国观众那么多人,我和小刚伺候这些人就行了……从10年前就有人说中国电影人在取悦西方受众,但我坚持干我的活。"标题为"葛优:我坚持伺候中国老百姓"(见北京青年报2008年12月11日。文娱新闻版。)
除了解决实际问题,刊发这类照片还有几重意义:一、它传达出党和政府对百姓生活、民间疾苦的关注;二、引起存在同类问题的地方注意:三、使生活在都市、尤其是大都市的人们认识国情。知道中国不全是高楼大厦、满街的小轿车、足疗、减肥、美甲……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还很不平衡,有些地方还很穷。办事情想问题心里要有他们。起码不要吃喝过后还剩许多的鸡鸭鱼肉!
"人民日报"就应该心系民生,以反映民间疾苦为己任。在近期开始的改版中,报纸加大关注民生的力度,开创了"民生周刊"、"百姓生活版"。期待今后人民日报会有更多关注民生的新闻照片见诸报端。。
而今,61岁的人民日报一脸青春气息,变得可亲、年轻而富有活力了。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党报新闻照片使用,照样能够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向"三贴近"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