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抗震救灾报道的框架分析
 http://www.cnpressphoto.com 2009-04-30 14:48:43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0
  [摘要] 框架理论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媒体报道抗震救灾为实例,对媒体关于汶川大地震的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探讨其新闻框架;同时,根据每一时期事实情况以及社会各界人们心理,分析受众接受框架,通过二者比较证实预先理论假设:新闻媒体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会根据一定标准框选、凸显事件的特殊部分,以形成理想的拟态环境。文章还对框架理论的运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社会真实;新闻真实;主观真实,框架理论;拟态环境

抗震救灾期间,全国媒体在报道思路上高度统一、协同一致,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报道体系。记者在发回的各组稿件都充分显示了媒体的人文关怀,媒介素养被业界广泛讨论。报纸、网络、电视甚至手机等媒体发挥了明显、积极的作用,不管是国内的媒体还是海外的媒体,都呈现出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形态,为抗震救灾报道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媒体在这次大灾难面前充分展现了媒体职责和媒体的责任感。

在大灾难面前,媒体极力倡导救人救灾,为全国人民发回了最原生态的报道,号召全国人们与四川同胞一起,为抗震救灾出资出力。这契合了新闻框架理论的预设。在此次抗震救灾报道中,媒体在正式逻辑建构前,对抗震救灾做出了主观认定,即透明、开放、真实再现。

新闻框架理论是新闻传播学者受到霍夫曼的社会框架理论启发,引入到新闻传播领域。框架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条和框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成再现的标记,也就是人们对事件的主观解释和思考结构。 作为社会真实再现主要渠道的媒体,通过报道新闻来建构一个主观环境,以达到其预先指向的目标。所以新闻框架就是新闻工作者使用语言或其它符号再现社会真实的过程。

一、新闻框架的建构

(一)新闻框架的机制建构

新闻框架是媒体对社会事件所建立的思想结构,即对事件定性。它具有“选择与凸显事物”的作用。一般而言,框架具有三层内在结构:高层对事件的主题(事件及事件所表达的意义)进行界定;中层地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过程、结果影响进行归因、评估;低层运用语言和其他符号对事物作文本性的表达。抗震救灾中,媒体对救灾工作的再现就是运用文字符号或有声符号对抗震救灾作文本性的表达。

这种表达是通过运用一只看不见的手帮助我们塑造世界,以达到再现事物的目的。这只“手”主要表现:

1、强调,即通过凸现、放大等途径提醒受众。抗震救灾报道初期,媒体纷纷报道灾区死亡、失踪和伤亡人数,每档专题新闻节目的开头都先报道受损情况,意在突出此次地震破坏之大。

2、选择,即选择合适的角度,报道新闻。抗震救灾报道中,我们的媒体并未如西方媒体惯用的凸现血淋淋镜头手法报道新闻,只是通过报道死伤失踪人数突出遭受灾害损失的巨大,这种手法充分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是媒体素养的表现。

3、排除,即通过对比论证排除那些不良新闻。抗震救灾报道中,灾区实际上也发生过哄抢超市物资的现象,但是媒体未予以报道,因为在抗震救灾的大难当头,我们更为关注还有多少同胞活着,还有多少人能获得救援。受众的心理需求决定了媒体不对那些事件报道,况且地震现场的实际情况是:在大灾面前,绝大多数人都展现出人性善良的一面,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的例子随处可见。

(二)新闻框架的议题建构

议题是框架理论的一部分,一个次领域。议题建构看重的是议题被媒体讨论的频数,框架讨论的是议题如何被处理。两者结合就是议题框架,即议题在什么时间被强调,什么时间被忽略。

1、议题的定性。议题本身具有类型化特点,对其定义显得极为必要。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在《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中指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从这段话不难看出,媒体总是为我们预先鉴定哪些社会事件属于大事,哪些是无关紧要的小事。“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的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应,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由此,媒体实际上充当着新闻事件定性把关人的作用,事件的性质往往是经过媒体的再加工而认定的。

抗震救灾报道中,国内外媒体初期给抗震救灾报道的定性是灾害类报道,这时期主要报道受损情况;随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奔赴灾区、国家出动军用直升机参与救灾和国家救援队前往开展救援,抗震救灾的主题变成了救人,救人是最大的事;待救人救灾工作的基本完成时,抗震救灾工作的主题变成了受伤人员安置转移;随后就是防止次生灾害、灾后重建等的报道。当然,中间还穿插了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的爱心主题报道,以及国家设定哀悼日的举国同哀主题等。

2、新闻议题发生变化,常常导致议题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情节变化。新闻议题作为社会客观真实存在,议题报道,其结构亦发生变化。

由于情境差异会影响到框架结构,所以随着新闻议题的变更,新闻框架也随之改变。例如,抗震救灾后期,次生灾害提上日程。鉴于我国在上世纪30年代大地震后发生的洪涝灾害把一个县城吞没的教训,次生灾害被媒体渲染成与地震本身的灾害同等严重,引起了党和政府、灾区人们、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培养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培养理论”提出者G.格伯纳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 也就是说,媒体议题的每一次巨大改变,都对人们和理解产生作用。例如抗震救灾报道中,央视国际频道、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直播的“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专题节目对国人对救灾的理解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媒体初期对地震巨大灾害的报道后,不少人第一时间想到了献出爱心,捐助钱物;但当其现场连线报道缺少帐篷、药品、血时,全国各地又纷纷捐献帐篷、药品,各个城市掀起了献血热潮;当其报道灾区需要志愿者时,各地又涌发志愿者报名热潮;当电视专题节目报道,志愿者需要统一组织,不能随便前往灾区时,很多想单独前往救灾的人打住了念头……可以说,这档专题节目是受众行为的指向表,也是全国同胞对灾区清楚认识的窗口。

因此,新闻媒体议题的建构是对不断变化的真实事件的直接反应,新闻媒体通过议题设置和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新闻框架体系,对社会真实进行再现。

二、新闻框架的预设

如果说新闻框架的机制建构和议题建构是对社会真实的再现的话,那么新闻框架的预设则是根据受众心理需求,把新闻真实进行再加工,也即受众在心里对新闻真实的再现,形成主观真实。这是个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的过程。

前面我曾提到过,新闻框架机制是用一只看不见的手帮助我们塑造世界,以达到再现事物的目的。新闻框架预设则是通过研究受众心理,达到再现主观真实的目的。社会中有不同真实存在,如客观真实、主观真实、符号真是(镜像),真实由事实组成,但各种真实所描绘的事实是不同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各种真实进行鉴别,以传达最原本的事实。

(一)转化视角

转化视角,即通过不同真实之间经由转换或者再转换达到真实再现。这与现象学中的视域融合原理是大致一致的。一个有意义的本文本身就是作者视域与他所要表现的客观内容及语言符号等多种视域融合的产物。

理解是多种视域融合的过程。基于这一原理,我们在获取媒体给我们传达的现象真实时,总是综合多方媒介各种不同观点,因为不同真实一般出自不同新闻媒体,只有把他们进行综合对比,才能得出最原始的事实。

上文所提及的“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些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这也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新闻的框架预设。

只有比较不同的新闻真实,转换视角,综合比较,才能无限接近事实。抗震救灾报道中,尽管媒体在报道思路上完全趋同,新闻同质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有“观一家报言而通晓天下”之感,实则不然。上面我们提到,媒体把社会真实转化为新闻真实的再现过程,是选择和重组的过程。既然是选择和重组,各个媒体的选择都有自身标准,而重组更是有不同的标准。没有哪一家媒体敢说自己的报道是全面的亦或最客观的,既然是对社会真实(事实)的再现,就难免顾此失彼,缺枝少叶。

所以,受众必须比较多方报道和各方观点,才能得出最接近事实的信息。

(二)对框架结构进行再框架

顾名思义,是对已经对事实进行框架的各个媒体进行再框架,这也是本人极为推崇的操作手法。有人可能要质疑,新闻的框架已经是对事实进行了偏颇报道,再次框架是否会加深歪曲的程度呢?

遵照新闻框架定义,“新闻工作者使用语言或其它符号再现社会真实的过程”,那么新闻框架的再框架就是,“新闻工作者使用语言或者其它符号再现新闻真实的过程”,这不就是新闻的框架预设吗?

我们知道,个体的思维和辨别能力总是有限的,当我们看到各个媒体纷纷开辟专版、专题片进行报道时,我们一时拿不准看哪家媒体的报道。究竟哪家媒体的报道最真实?究竟哪个报道片段最生动?究竟哪个记者是在现场报道,哪个记者仅仅是玩“克里空”呢?

如果我们对各方新闻报道进行再框架,即对报道进行总汇,综合比较分析,凸现出那些较客观较真实的报道,从而提前为受众更细致地进行甄别,这样反而能让报道更接近真实。一个现实的例子是,国内发行量较大的几份报纸都采用了“新闻框架的在框架”方式,如《信息日报》、《中国新闻报》等,都是对各家报社的新闻进行综合分析对比甄选,然后刊登到一份报纸上,这份报纸所反映的新闻真实往往最仅仅社会真实,也最符合受众心理需求,长期的高发行量就是最好的证明。

抗震救灾报道中,《环球时报》《信息日报》《中华新闻报》等综合了各个媒体(包括电视网络)的报道,看法最精华的新闻,刊载最精华的图片,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也成为抗震救灾指挥、认定的最好根据。

框架理论认为,框架也是转换机制的运作。“再框架”就是转换规则的典型方法。一般媒体是派记者前往前线,站在现场狭小区域进行报道,而“再框架”则站在高点,从全局出发,刊登报道。这违反了新闻报道记者“事必躬亲”原则,但这也符合编辑“甄选弃择”的原则,并不违反新闻操作规则。

(三)认清核心拟态现实

真实的内涵具有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自身结构,受众必须认清核心层次,即主观真实的中心要素、核心要素,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心要素上。对于边缘要素,我们只稍微给于关注,并将其定义为卫星事件。

早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学家W.李普曼就认为,大众传媒的报道活动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活动,它形成人们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并由此影响人民的行为。 如果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发生错误,就势必做出错误举动。因此媒体应尽可能提供真实的拟态环境。

按照李普曼的观点,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有选择的提示“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人们在自己头乃中描绘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

新闻媒体在框架一个社会事件时,涉及到主观认知,因此必然造成偏见。因为人的三个基本心理——求知、求平衡、求交往,记者在报道中总是做出意欲假设、失衡假设和控制预设,为了避免失衡,往往进行认为过滤,制造虚假的拟态环境。这是极不应该的。

当然,既然是“拟态环境”,就不要求记者原原本本地完全真实地记录。记者只需要认清中心事件,对于卫星事件可不报道。例如抗震救灾中,全国人们的爱国热情就是主旋律,代表了祖国高度的凝聚力,媒体应该予以大力报道。对于灾区的哄抢超市的报道,因其无足轻重,可暂放一放,或者不报道,以免造成灾区恐慌。

综上不难看出,新闻媒体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会根据一定标准框选、凸显事件的特殊部分,以形成理想的拟态环境。媒体通过新闻框架的机制建构和议题建构,对社会真实进行再现;还通过新闻框架预设,使受众由新闻真实转变为主观真实。

媒体在报道事件中,应遵循框架理论原则,建立合理机制,从大局出发,进行合理化报道,就像此次抗震救灾报道那样,做到新闻报道和人文关怀的统一,从而展现媒介素养。(作者:唐金凤,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

[参考文献]

[1]《大学时代(学术教育版)》,2006年第3期。

[2]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理解是多种视域融合的过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 (丹麦)k.b.jensen,(荷兰)n.w.jankowski:《大众传播研究方法——质化取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

[5]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2005。

[6]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刘九洲:《新闻理论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8]喻国明:《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华夏出版社,2005。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 [字体: ] [打印] [关闭]
发表评论

会员名:   密 码: 论坛会员注册 查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cnpressphoto@gmw.cn
京ICP备19055723号  Copyright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