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新华
http://www.cnpressphoto.com 2009-04-10 19:11:22 来源:
新华社《摄影世界》
|
|
在中国照片档案馆数据管理系统里翻阅钱嗣杰老师的资料,已经收录了1.1万张,我一张张细细阅读。我惊讶钱老的职业生涯如此丰富,也惊讶他每次的记录如此饱满和专业。
钱嗣杰的幸运在于,他做摄影记者40年,当那些震惊世界的事件发生时,他恰恰置身在那个事件之中。我的友人、中国照片档案馆研究馆员蔡毅这样评价:“40个春秋,从战争时期到和平年代,从国内到国外,钱嗣杰一次次出色地完成摄影报道任务,因而一次次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信任,又一次次被派去承担更为艰巨的任务,因此他的人生也由一个个颇为传奇的故事组成……”
钱嗣杰一生去过40多个国家,每到一地,都能迅速打开局面。他干什么学什么,走到哪学到哪,能用英语、日语、朝语、阿拉伯语、法语进行工作。除了采访,公关、开车、做饭、支部工作,都做得像模像样。他多次遇险,次次化险为夷。
也许这一生见的场面太多了,钱老现在谈起那些生死关头早已没有激动;说起大难不死的经历,他几近轻描淡写;而提及他作为记者,一生中有幸经历的无数“第一次”,他也只是平静陈述。
“口述新华”栏目,我已经采访过袁克忠、袁苓、钱嗣杰等新华社杰出的记者。坐在童颜鹤发的老人面前,我凝神仰望,庄重以听。记下他们金子一样珍贵的话语,于我,是一次洗礼,于摄影史,是不可复制的文献。我很幸运。
战争时期,“每一张底片都带着血”。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他们拍的照片,远远不是几行说明那么简单。当我每次把老人们几十年前拍的照片打样拿给他们看时,他们随口说出的故事都惊心动魄。
三位老记者都不约而同说了同样的话:比起那些早晨出去中午就没有回来的战友,能活到今天,已经是赚了。
钱嗣杰已是八旬老人。他骑车、游泳、跳舞、旅行,还用很多时间和一生中各个时期结交的友人在一起。
我和钱老住在一个大院。有两次,他在夜晚时分来给我送材料和改过的文稿。望着夜幕中钱老远去的背影,我对女儿说:“这个爷爷是英雄,这个爷爷是宝藏。女儿,你要向他致敬。”
陈小波
2008年3月
|
|
|
|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